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周永康的三基石:石油、四川、政法

http://www.CRNTT.com   2014-07-30 10:08:15  


 
  2003年1月22日,公安部發布“五條禁令”,嚴禁違反槍支管理使用規定、攜帶槍支飲酒、酒後駕駛機動車、在工作時間飲酒和參與賭博,民警違反上述禁令的,予以紀律處分或予以辭退;造成嚴重後果的,予以開除,並要追究其所在單位直接領導和主要領導的責任。

  這是周永康就任公安部長後的一項重要措施。雖然“五項禁令”的內容此前都在禁止之列,但這一朗朗上口的總結,被認為對規範民警行為起到了很好作用。

  同年2月18日,公安部再次發布通知,決定2003年3月至12月在全國公安機關和全體民警中開展“貫徹十六大,全面建小康,公安怎麼辦”大討論活動,以“實踐‘三個代表’、認清歷史使命,加強隊伍建設、公正執法為民,改革公安工作、服務小康社會”。

  2004年5月,公安部召開“在全國公安機關開展大練兵活動電視電話會議”,要求的主要內容,包括基本知識學習、基本體能訓練、基本技能戰術訓練及專業知識學習和業務技能訓練等方面。各級公安機關要根據實際確定“訓練日”,基層和一線實戰單位保證每周不少於半天的時間專門進行訓練,並形成制度;同時各級公安機關要積極創造條件,保證每個民警在大練兵活動中接受不少於兩周的集中強化訓練。

  2005年5月,公安部再次開展“大接訪”活動,要求全國公安機關從5月18日開始敞開大門,以“人人受到局長接待,件件得到依法處理”為目標,集中時間、集中力量,領導動手、全警參與,由各級公安機關的一把手面對面地親自接待上訪群眾,依法處理群眾信訪問題。

  2006年,公安部又在前述“三部曲”運動的基礎上,將該年確定為“基層基礎建設年”,組織全國公安機關開展“三基”工程建設,抓基層、打基礎、苦練基本功,並要求以此為契機,“堅持不懈,一抓三年”。

  對於上述“大討論”、“大練兵”、“大接訪”、“三基”工程,公安系統內外看法褒貶不一。

  2007年10月28日,周永康離任公安部高升之時,官方的說法是,周永康在任期間的幾年,“公安工作是歷史上最好的時期之一”,但在前述基層公安局法制科長看來,除了“三基”工程確實做了一些實事,在基礎設施、交通工具、通訊工具、辦公設備等方面按照標準落實了以外,其它基本上都是“搞政治”,沒什麼實際效果。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武伯欣更是認為,這些東西都是來自“左”的遺風,反而給公安工作帶來很多負面的東西,“好大喜功掩蓋了問題”。

  以“大接訪”為例,根據公安部發布的數據,從2005年5月到2007年8月28日,全國公安機關累計接待群眾上訪19.5萬起,處理群眾信訪問題18.1萬件,群眾停訪息訴17.6萬件,停訪息訴率達到90.2%。但另一方面,各地政府派出公安人員和公務人員,或者聘請社會人員,通過暴力或者非暴力的行為攔截本土上訪者,甚至未經任何法律程序即非法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將上訪者投入“黑監獄”進行非法拘禁的現象,也正是在這一時期集中湧現。“大截訪”與“大接訪”如影隨形,一批類似於北京安元鼎安全防範技術服務有限公司這樣專業攔截、關押、遣返上訪者的保安公司應運而生。

  “在周永康擔任公安部長時期,客觀地講,警察行為的規範化、警務體系的正規化上是有所進步的,但警察的權力邊界不是縮小了,而是進一步擴大了,警民關係也日趨緊張化。”一位不願透露身份的觀察人士評價道,“這一方面是因為周永康推行的規範化和正規化,採取的仍是傳統人治的一套陳舊的方式方法,而不是通過法治來約束權力;更重要的是,當周永康們體會到國家強力機器權力不受約束給小群體帶來的巨大好處後,他們考慮的就不再是約束權力,而是利用權力,不是權為民所用,而是權為己所用。”

  “他不是法治的信徒,而是權力的信徒。”他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