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重建中國從反腐敗開始

http://www.CRNTT.com   2014-08-14 10:20:32  


 
  習近平接棒十八大,改革開放以重建中國為主旋律,因為中國仍然需要高速增長,但更要明確發展經濟與民生、環境、社會文化的關係;中國仍然要走社會主義的路,但更要確立依法執政、限制權力、監督官員的體制;中國仍然會在較長時間由共產黨執政,但要確立民主政治,執政要更透明、開明,還權力於人民。

  不過,重建最大的難題在於舊體制的固疾。三十多年來黨內權貴形成的利益團夥,已經是執政黨重建中國的陌路人,成為重建中國的最大障礙。撥亂反正是習近平要再改革必須面對的重任。和三十年前改革開放初始階段不同的是,這一輪的撥亂反正,首先要撥正執政黨的腐敗之亂;撥正從中央到地方官員的權力之亂;撥正改革開放成果集中在權貴手中的利益之亂。從腐敗利益者手中,奪回重建中國的話語權,以反腐著手走向重建中國之路。

  習近平領導的新一屆政府上任初始,面對的是中國貪腐到達了歷史的最高點、民怨到了隨時爆發的激點、改革開放進入新拐點、習李執政要開創新起點的現實。2011年,檢察機關共立案偵查各類職務犯罪案件3萬2500多件,涉及4萬4500多人。這個數字逐年增加,不斷攀登歷史頂點;清華大學教授孫立平公佈,中國2010年發生了18萬起抗議和騷亂等群體事件,較10年前增加了3倍以上;至30年來的後改革開放期,改革越來越變為只是時髦的口號。

  嚴重的腐敗現象令社會及黨內都擔憂步入了“不反腐亡國,反腐亡黨”的兩難叉路。去年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前,面臨這樣的政治經濟的嚴峻時期,北京恢復了全會前本已停止的北戴河會議。去年的北戴河會議幾乎就是一場爭論,執政派和元老派、開明派和保守派就中國面臨的諸多問題爭得不可開交。中國強調法治,但中共常委具絕對領導權,刑該不該上大夫?涉及黨和法的關係,搞得不好會影響黨的執政地位;新領導要展示開明形象,但在網路時代,如何佔領輿論高地?維穩形象不好,不維穩又怎麼辦?當時薄案調查取證完畢,該如何向社會展示反腐決心,最後如何定罪等,不同權貴、各利益集團都有不同看法。

  事實上,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黨內的自由程度處歷史最高,匯集在具體事務上的黨內意見很難完全統一。但中共面臨最大的貪污腐敗問題,已經引起全民公憤,執政黨的執政地位岌岌可危。如任由黨內腐敗滋生,必定是既亡國又亡黨。當集中到鞏固執政黨的執政地位上,中共黨內不管什麼派系、利益團體、新老領導,為穩固執政江山,儘管意見分歧,最後也高度集中。因為,無論是執政者還是元老都知道,共產黨一旦失去執政權,他們都將失去一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