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沈從文交往錄

http://www.CRNTT.com   2014-08-14 14:08:40  


1979年,沈從文在北京
  中評社北京8月14日訊/“在朋友中待人最好、最熱心幫忙的人只有你,至少你是第一個。這是真話。” 巴金這樣評價沈從文。
 
沈從文和魯迅

  沈魯隔閡,居然是因字體而起。胡也頻和沈從文的字體十分相似,都是細細小小像蚊蟲一般。有趣的是,丁玲開始寫小說後,所用的字體、書寫的方式也和二人一模一樣。

  1925年4月30日,魯迅收到一封署名丁玲的來信,請求魯迅給她想辦法找個吃飯的地方,即便是到印刷廠去做印刷工人也可以。

  由於沈從文筆跡恰與丁玲相似,魯迅認為沈從文以女人身份與他開玩笑,因此很生氣,並多次向他人表達對沈的憤懣,後來雖消除了誤會,但還有隔閡。

  沈從文得知魯迅的誤會後,也很生氣,以至在魯迅生前不願同他見面。

  除了此事,沈從文與魯迅的僵持,主要在思想和“文派”上的歧見:沈屬“新月派”,而魯迅作為左翼作家領頭人對“新月派”是持批判態度的,同時從政治、社會等方面也批評“京派”。

  但雙方都沒有因此影響各自對對方文學成就的評價。1931年,沈從文寫了《論中國創作小說》,重點論述了魯迅的《呐喊》和《仿徨》,認為魯迅的小說超出了同時期其他同類小說。

  沈從文在1933年前後寫過一篇《魯迅的戰鬥》,談到魯迅的戰鬥的時候,他認為魯迅是一個戰士,很勇敢。但同時他認為,魯迅的這種勇氣有的時候可能顯得任性,是一種民式的任性,他說魯迅的東西裡面有一個“天真”的東西在。

  1936年,魯迅在與埃德加·斯諾的談話中說:“自新文學運動開始以來,茅盾、丁玲女士、郭沫若、張天翼、鬱達夫、沈從文和田軍大概是所出現的最好的作家。”

  魯迅逝世後,沈從文寫了《學魯迅》,充分肯定了魯迅的貢獻,魯迅的逝世使他感到了失去一個時代最有力量的人的悲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