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習近平“第五個現代化”理念讓中國走出人治陰影

http://www.CRNTT.com   2014-08-15 09:01:50  


 
  國家治理體系,顧名思義,強調的是一國整個治理結構的重新架構和分工。在過去中國的國家各部門架構中,黨政不分,分工不明,機構重叠,人員臃腫的情況比比皆是。這些情況的直接後果就導致了政策的上下不暢,大量人員人浮於事。而伴隨著十八屆三中全會,就可以發現中共中央希望對這種過去式體系進行的改變。以最受關注的反腐為例,在《決定》中曾提到,要“健全反腐倡廉法規制度體系,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防控廉政風險、防止利益衝突、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任職回避等方面法律法規,推行新提任領導幹部有關事項公開制度試點”。

  在經濟問題上,以習為首的中共高層也正在用“第五個現代化”來轉變觀念。從十八屆三中全會的主題定為“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到習對政府和市場兩只手的辯證性認識,到李克強的定向刺激,調整結構,不僅計劃經濟和西方經濟理念有著完全的不同,與以往的簡單、粗放比,也有著更為現代化的轉變。

  “多一些治理,少一些統治”是21世紀世界主要國家政治變革的重要特征,這也是當前中國變革的方向。

  習近平提出“第五個現代化”是現代化視野下的概念,它強調“國家治理”而非“國家統治”,強調“社會治理”而非“社會管理”,這不是簡單的詞語變化,而是思想觀念的變化。正如習近平強調的:“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體現的是系統治理、依法治理、源頭治理、綜合施策。”

  如果說“四個現代化”所要面對的是中國長期一窮二白的現狀,旨在大力發展生產力,那麼“第五個現代化”則是從上層建築的層面來減少“四個現代化”在新的階段進一步發展的阻礙。所以說,“第五個現代化”是建立在“四個現代化”基礎上的現代化。

  習近平提出和強調“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現代化的含義十分明確,不僅是國家機構、官員素質的現代化,也是執政黨的現代化。“第五個現代化”回答了堅持改革總目標必須解決好制度模式選擇、價值體系建設等重大問題,是中國政治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可以預知推行“第五個現代化”將真正使中國走出以往人治的陰影,使治理國家變得文明規範,也將使中共成為全面現代化的執政黨,這是實現中國夢的關鍵。(完) 

  题:習近平“第五個現代化”理念讓中國走出人治陰影 2014-08-15 07:11:27 來源:和訊網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