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張顯耀去職事件負面影響正在發酵

http://www.CRNTT.com   2014-08-24 08:39:21  


 
  其三、是對台灣方面參與兩岸談判的人員造成心理壓力,引發負面心理影響,擔心自己日後在與大陸進行的談判,將會動輒得咎,被當作是執政黨政府撇除自己無能的“替死鬼”,並將“談判機密”當作是權力鬥爭的工具。即使是對此心中坦蕩盪,也有不知如何拿捏分寸的憂慮。實際上,剛上任的“經濟部長”杜紫軍昨日就指出,該事件對“經濟部”談判團隊的心理上多少有影響,未來會和同仁講清楚兩岸談判的紅線並清楚授權,減少第一線談判的壓力。而台大教授張亞中昨日也指出,當馬政府說出張顯耀因“國安”問題去職時,傳達了一個概念,就是張顯耀的忠誠度是有問題的,這會對談判的另一方產生幹擾作用,讓底下想做事的人在橫向聯繫過程中,產生一些難以調適的現象。 

  其四、由於張顯耀被指控的是涉嫌“洩密”,而且還是在兩岸談判中向其對手“涉密”,這可能會令北京不爽。儘管確是不能洩露談判底線機密,但如此大張旗鼓地指控,就等於是將北京視為“敵對陣營”,態度不夠友善,因而將會引起北京的誤解誤判。這樣的惡果,就連王鬱琦自己也已預感到,因而昨日他就坦承,相信在某個程度上,對兩岸互信是會有影響的。 

  實際上,幾天前,熱心於促進兩岸經貿交流的外貿協會董事長王志剛的突然去職,在台灣政壇流傳,高層認為外貿協會過去的業務過度偏重兩岸,未來任務將作微調,將會增加擴展其他新興市場的工作。甚至還有傳說,馬英九因為追求“習馬會”而不得,因而索性破罐子破摔,並籍以向北京“顯示顏色”。這就已經令北京產生馬政府是否會轉向的疑慮。再加上張顯耀事件的發生,可能會令此疑慮加深。

  本月底,台灣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將會在江蘇淮安舉辦的台商論壇與大陸海協會會長陳德銘會面,或可籍機向北京澄清這些傳言。但倘林中森未有獲得授權,這又將是一次“洩密”事件,那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做少錯,不做不錯。(來源:澳門新華澳報8/21/2014)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