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為什麼伊斯蘭教分為遜尼派和什葉派?

http://www.CRNTT.com   2014-09-08 08:01:51  


 
  所以什葉派穆斯林有一個重要的節日,叫阿舒拉節,之所以取名“阿舒拉”,是因為阿舒拉在阿拉伯語裡是“十”的意思,這個節日,正是為紀念侯賽因在十月十日這一天被倭瑪亞王朝的軍隊擊殺事件。是整個什葉派穆斯林非常重要的宗教節日。去年,我們在伊朗東部的呼羅珊省的好幾個城市,如加延,馬什哈德,所見到穆斯林的這個節日,令人非常震撼,在清真寺中,男女信徒會嚎啕大哭,遊行的隊伍中,許多穆斯林會用鐵鏈擊打自己的身體,表達對倭瑪亞統治者和對遜尼派的仇恨。

  雖然阿裡家族的哈桑被逼迫放棄了哈裡發地位,侯賽因被殺死。但是整個Shiah派和Sunneisiam派爭奪領導人的過程並沒有結束,其實倭馬亞王朝的建立也伴隨著Shiah的興起,Shiah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只承認默罕默德血緣的神信,所以他們不承認阿裡以外的三位哈裡發,不承認倭馬亞的合法性,他們堅信哈裡發必須從阿裡的後代當中產生,所以他們建立了另外一套崇拜系統,這個崇拜的繼承系統叫“十二伊瑪目”。就是說,遜尼派的繼承系統和宗教領袖被稱為“哈裡發”,而什葉派的繼承系統和宗教領袖被稱為“伊瑪目”。他們將阿裡作為第一代的伊瑪目,哈桑確定為第二代伊瑪目,侯賽因為第三代伊瑪目,依此往後推一直到第十二代伊瑪目。也就是他們確立了十二伊瑪目的繼承系統。

  我們簡單來說遜尼派就是四大哈裡發,什葉派就是十二伊瑪目。在侯賽因以後的伊瑪目都是和阿裡有血親的國王的兒女和子孫來繼承。其中還有一個說法是第八代伊瑪目是隱遁的伊瑪目,他並未死亡,而是當社會出現問題,他會以一個救世的形象重新回到人間。後來在上世紀70年代發生的伊斯蘭革命當中,出現了一個宗教領袖叫霍梅尼,霍梅尼利用了這樣一個傳說。因為第八代伊瑪目沒有去世而是隱遁,所以他會在一定的時間重新返回人間。我們穆斯林不能消極等待伊瑪目回到人間,我們要積極創造條件,要努力推進伊斯蘭革命,用我們的實踐來歡迎伊瑪目早日回到人間。這對於動員整個穆斯林積極參加革命起了極為重要的精神作用

  我們再說倭瑪亞王朝。

  倭瑪亞王朝在公元661年建立以後,敘利亞的總督穆阿維葉以大馬士革為首都,他把首都從麥加遷移到了大馬士革,晚年時,穆阿維葉指定自己的兒子亞濟德為繼承人,從此把倭瑪亞王朝變成為一個世襲王朝。這個王朝一直延續了100多年,一直到公元750年。在麥加有另外一個阿拉伯家族興起,叫阿拔斯。當時阿拔斯家族的領袖名叫阿布。阿拔斯,是默罕默德叔父的後裔。在推翻倭馬亞王朝的過程中,利用了什葉派和遜尼派的衝突。他因此而動員了什葉派的力量,因為什葉派非常仇恨倭馬亞王朝,所以他們就成為在阿拔斯領導下去推翻倭馬亞王朝的急先鋒,他們用他們的軍事力量和財力來支持阿拔斯推翻倭馬亞王朝。所以在公元750年的時候,阿拔斯的軍隊徹底擊敗了倭馬亞王朝的武裝,然後,阿布。阿拔斯設下“鴻門宴”,名義上是調解糾紛,在宴會上屠殺了所有的倭馬亞家族的成員,從而滅絕了這一家族,從此,阿拔斯王朝正式取代了倭馬亞王朝。

  阿拔斯王朝一直統治到1258年,被蒙古軍隊所滅。

  阿巴斯王朝的成員著黑色的長袍,而倭馬亞王朝的成員身著白色長袍。所以在中國歷史上,我們將阿拉伯人記為大食。,把倭馬亞王朝記錄為“白衣大食”,阿拔斯王朝記錄為“黑衣大食”。

  今天全世界17億左右的穆斯林,其中有80%是遜尼派,20%是什葉派。什葉派主要根據地是在伊朗和敘利亞。在伊朗16世紀時成立了薩法維帝國,這個帝國把什葉派定為國教,自此之後,什葉派成為伊朗人主導的精神信仰。

  來源:共識網 2014-08-20 14:16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