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看歷史:明朝的大退步

http://www.CRNTT.com   2014-12-06 10:12:16  


 
  宋代地方經濟發展不平衡,部分地區經濟高度發達,江南領先於華北,東部發達於西部,由此帶動全國經濟成長。朱元璋則始終崇尚平均主義,防止局部地區經濟領先發展,強迫領先地區向落後地區看齊。宋代貨幣高度發達,明時則抑制鑄幣業,有時甚至禁止金銀及銅幣交易。據估計整個明代鑄錢量不超過千萬貫,這不過相當於北宋兩年的造幣量。因為缺乏貨幣,無法交易,許多小商小販失業,“1544年竟至因‘錢法不通’人民倒斃於北京”。

  宋、元都是世界性帝國,從海外貿易中獲得了巨大財富。但明朝實行嚴格的閉關鎖國措施,非但不准國人出海,外國進行“朝貢貿易”的數量也限得極低。孫基隆說:“中國從唐末已開始走向海洋,但如今這個新走向變成‘離經叛道’,並被算在‘外族’蒙古的頭上,而新冒現的鎖國心態則被說成是‘華胄重光’。”

  明朝的人文精神更是大大退化,朱元璋賤視大臣的程度創了歷史之最。皇帝一不高興,就把大臣按到地上脫下褲子一頓棍打。

  唐宋以生機勃勃的外向型的競爭社會呈現於世界,而朱元璋統治下的明朝則是內向的、反競爭的、缺乏想象力的。朱元璋開創的三百年大明,是中國歷史上最穩定的朝代之一。而這三百年間,卻是歐洲歷史上最為動蕩的階段。不過正是在這些動亂中,孕育了現代西方文明。黃仁宇說:“克倫威爾在馬斯頓荒原擊敗查理一世時,為公元 1644年,也即是中國所謂崇禎皇帝上煤山的一年,也就是明亡的一年。”大明三百年,正是中國與西方一個大幅度後退,一個大踏步前進的擦肩而過的時代。

  (作者:張宏傑 歷史學者 來源:《書屋》)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