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果敢王”複出 緬甸大選添變數

http://www.CRNTT.com   2014-12-30 11:58:34  


"果敢王"彭家聲與當地群衆合影 資料圖片
  中評社北京12月30日訊/緬甸“果敢王”彭家聲蟄伏5年後複出,一方面是為2015年緬甸大選獲得政治參與權;另一方面,是想重新恢複在緬北的果敢的統治。

  據報道,俗稱“果敢王”的前緬甸撣邦第一特區主席彭家聲,近來以84歲高齡再次出山,重新集結“果敢民族民主同盟軍”,與緬甸政府軍展開游擊戰。一度銷聲匿跡5年,“果敢王”為何選擇此時“複出”?這將對緬甸民族和解產生何種影響?……引發國際社會關注。

  果敢,在中文裡意指“果斷勇敢”,在緬甸卻是個“要地”:它地處緬甸北部薩爾溫江東岸,面積5200平方公裡,與我國雲南接壤。這一地區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二戰時期不少被打散的國民黨遠征軍老兵也居留在此。這些人以雲貴川的漢人為主,在緬甸被稱為“果敢族”。而“果敢王”彭家聲“中國情結”濃厚,也跟族裔淵源不無關聯。

  “果敢王”跟緬甸政府軍的交鋒,源於緬甸民族問題的“結”:1948年緬甸獨立後,因被政治邊緣化,包括果敢在內十多支少數民族組織地方武裝(簡稱“民地武”)長期與以緬族為主的中央政府軍進行武裝鬥爭,建國時期成長起來的政治精英大都死於民族內鬥之中,這嚴重制約緬甸的現代化進程。

  1988年9月,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簡稱“和發委”)上台後,在國際和國內壓力下,推動民主改革7步路綫圖計劃,其中重要任務是組織2010年大選。為減少少數民族武裝對2010年大選的幹擾,“和發委”對其採取“胡蘿蔔加大棒”政策,包括推出“停火組織改編計劃”。在此背景下,2009年,緬甸中央政府軍以肅清果敢制毒、販毒為借口,進攻果敢地區,對果敢武裝力量進行強行改編,結果統治果敢數十年的彭家聲王朝轟然坍塌。果敢由撣邦第一特區改為緬北果敢臨時管理委員會,果敢地區隨即被中央政府軍控制。這也讓“民地武”與政府軍矛盾激化。

  2015年緬甸將舉行大選,緬甸現任政府為了謀求勝選,必須在民族和解方面有所作為。一方面是敦促少數民族武裝在2015年2月聯邦節期間,簽訂停火協議,為其大選獲取政治資本;另一方面,對於那些不肯簽協議的少數民族武裝採取“以打促談”的策略,試圖在談判桌上爭取主動,獲得更多的籌碼。

  而“果敢王”臥薪嘗膽5年後再次出山,一方面是聯合克欽獨立軍等強勢武裝,共同對抗中央政府軍,以便為2015年大選,獲得政治參與權;另一方面,是想在果敢地區打擊競爭對手,重新恢複在果敢的統治。畢竟,隨著緬甸政府軍對緬北各支“民地武”施壓的加碼,緬北“民地武”也在做各種打算,果敢民族民主同盟軍在12月26日的“關於目前形勢聲明”中就說:“以武力光複果敢亦是我們一種無奈的選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