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月刊:美加強在台海複製烏克蘭戰爭模式

http://www.CRNTT.com   2024-05-02 01:28:39  


 
       二、加強培訓訓練,提升台軍作戰水平

  烏克蘭戰爭使得美國深刻認識到要打好一場代理人戰爭,培養一支作戰能力強勁的代理作戰部隊十分重要。所以近年來,美為更好地在台海打一場代理人戰爭,高度重視與台軍的軍事合作,重點是加強對台軍的訓練指導,提升台軍作戰水平。美方認為,以“訓練不協防”作為未來相當一段時期內的對台軍事戰略,既可以讓台軍妥善應對中國大陸的對台軍事行動,美國又可獨善其身,不被拖下水。

  一是出台法案,為加強對台軍培訓提供法律保障。2023年底拜登正式簽署“2024財年國防授權法案”,法案不僅大肆炒作所謂“中國軍事威脅”,內含大量排華、遏華條款,還包含大量涉台危險條款,公然干涉中國內政。其中除要求進一步落實對台軍售、定期向國會報告交付過程外,還要求美軍方與台防務部門協調,加強合作,為台軍建立全面性培訓計劃,強化“防衛能力”,使台灣軍隊能進行分層防衛,包括實施“不對稱防衛戰略”;加強美台軍隊的可互操作性與信息交流,協助台灣進行後備軍力改革;擴大美台軍事網絡安全合作,共享情報資源;研究設立美台聯合規劃大隊的可行性,並定期更新從台灣撤離非戰鬥人員的行動計劃;等等。〔15〕據美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先前通過並公布的法案內容,還包括要求美國防部協助台培訓軍隊、咨詢與機構能力建設,要求美國防部長與國務卿遞交一份關於台灣軍隊吸收能力評估,對過去10年美國向台灣提供和批准交付的軍事能力進行評估。所謂的吸收能力是指台灣的初始作戰能力,包括操作、維護、維持、部署和使用防務品項或服務以達到作戰效果的能力,以便有針對性地予以改進。

  二是直接派軍事人員赴台實施軍事培訓。根據美與台“斷交、廢約、撤軍”的中美建交三原則,其中撤軍一項明確規定,美軍不能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在台灣地區駐軍。過往美在這一問題上比較謹慎,即便有美軍人員赴台,均十分低調,不著軍裝,不暴露軍人身份,視為機密、敏感事務,美台雙方均十分謹慎,三緘其口,注意保密。偶遭曝光,也竭力加以掩飾,淡化處理,減小影響。然而,近些年這一情況已悄然發生變化,美台不時有意披露出美軍人員在台幫助培訓台軍的消息,在幫助台軍訓練的幌子下,派駐軍事人員駐台已在公開化、常態化。蔡英文曾在接受CNN專訪時親自證實有美軍人員駐台協助台軍訓練。〔16〕2022年,針對美售台M1A2T重型坦克,美軍專門派出教官進駐新竹湖口進行指導、培訓。2023年2月,有美軍方人士公開放話表示,美軍“駐台”人數將在未來幾個月內至少翻兩番,從以往的約30人擴充到100至200人,包括特戰部隊和海軍陸戰隊。隨後,4月就有島內媒體披露,為強化台軍所謂“戰鬥力”,美軍已派遣近兩百名現役教官“駐台”,多數人員進駐台“陸軍新訓中心”及後備旅給予“建議”。據稱,駐台美軍多以陸軍為主,承擔電磁戰、共同作戰平台整合、陸基防空、基地安全、反艦火力配置等方面的培訓任務。〔17〕

  三是安排台軍成建制部隊赴美接受培訓。近年來,台軍派成建制部隊赴美接受培訓漸成氣候,派遣的官兵參與包括實地演練、模擬戰爭遊戲等多個訓練項目,與美軍一同進行實戰模擬,以提高台軍的作戰能力和戰備水平。台防務部門負責人邱國正2023年3月就曾證實:台陸軍將派營級部隊赴美訓練,表示“兩邊交流可以瞭解作戰方法、參謀作業和用兵思維”,強調“軍事互操作性”將成為美台軍事交流的重點。〔18〕台“中時新聞網”2023年7月曾以“台美軍事交流大突破!陸軍333旅、542旅聯兵營相繼赴美受訓”為題報導,〔19〕以“史上首次”來形容台軍的這次赴美交流規模。的確,這是過往所沒有的,過去台軍人員赴美接受培訓,都是零星的,至多是班排的小規模,而現今卻是成營規模建制,確是“史上首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