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月刊:如何應對與穩定台海局勢

http://www.CRNTT.com   2024-05-05 00:02:07  


 
  其三是通過“認知戰”等,強化兩岸對立對抗,反對“和平統一”。賴當局將強調:“中華民國台灣主權獨立”、“2300萬台灣人民決定台灣前途”;或以“兩岸對等對話”、“兩岸和平相處”等欺騙性用詞,實質推進兩岸經貿的“脫鈎斷鏈”,避免台灣經濟過度依賴中國大陸。持續排斥與反對“一國兩制”,拒不承認一個中國原則,拒不認同“九二共識”。選舉中,賴不僅高喊這是一場“民主與專制的選擇”,而且強調這是“信賴台灣與依賴中國的選擇”。賴“台獨”立場的頑固本性與對抗中國大陸的基本政策,由最近台灣“法務部”調查局成立“認知戰研究中心”也可見一斑。據台灣媒體報導,鑒於“認知戰”已成為影響各國國家安全最重要課題,台灣成為所謂“遭受敵對境外勢力實施認知戰最頻繁與嚴重地區”,2024年1月17日,“法務部”調查局正式成立“認知戰研究中心”,由原來的“資安工作站”提級升格,由調查局副局長負責領導。統合“調查局”下屬“兩岸情勢研析處”、“安全調查處”與“資通安全處”的人力與資訊。功能不僅在於“認知戰”理論研究與情報搜集和分析,而且著力於“認知戰”的“應急處理與反制”。即不僅有情報功能,且有偵查與調查、執行功能。作為台灣第一家反“認知作戰專責機構”,顯然是要培養社會民眾與媒體對於認知戰的“識讀能力”,教育台灣民眾關注與警惕“境外勢力”認知作戰對台灣社會的“危害性”,以“反滲透”為名,在台灣社會樹立兩岸對抗態勢、開展“綠色恐怖”活動。

  其四是不排除在某種情況與條件下,賴當局採取冒進的“極端台獨”政策路線,挑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賴不僅自身的“台獨”理念堅定,且常年背負“獨派”推進“台獨建國”的期許。上台初期,賴當局或暫不敢公開推動“公投”、“修法”或其他方式宣布“法理台獨”、讓“中華民國”變成“台灣國”,但他肯定會在“去中國化”道路上走得比蔡英文更堅定、手腕更強硬,或繼續從歷史、文化、教育等方面加快推進“台灣民族主義”的建構。而當在一定的條件與某種形勢下,不排除賴當局宣示、甚至推進“極端台獨”政策與行為的可能。如果說,陳水扁是“工具台獨”,即把“台獨”當作工具來謀求自身的政治利益;蔡英文是“理念台獨”,或是“衹做不說”的“台獨”,即名為“維持現狀”、實質在不斷地推進“漸進式台獨”的話,那麼,賴清德則不僅是“理念台獨”,且很可能是“行動台獨”,即把“台獨”理念不斷地付諸於行動,持續推進“台獨”實踐。

             三、未來兩岸關係可能進入“高風險期”

  賴清德的上台與選舉所昭示台灣民意的新變化,以及即將到來的美國總統大選等三大因素,可能催生未來兩岸關係進入“高風險期”。

  其一是賴清德的上台及其“極端台獨”理念的影響因素。賴個人的“台獨”理念,再加上賴個人剛愎自用性格,可能催生其“台獨”冒險政策與行為。這是兩岸關係的危機,也是台灣政治的宿命與悲歌,正如台灣《聯合報》社評所言:“這場選舉,四成挺綠的民眾決定了台灣未來四年走向,六成支持政黨輪替和兩岸和平的民眾被迫共同承擔後果。”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