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社評:中國汽車業進入“利益共同體”新時代

http://www.CRNTT.com   2024-05-08 00:02:30  


 
  改革開放之後,中國引入大量外國汽車品牌,組建合資企業,生產傳統汽車。隨著電動汽車產業蓬勃發展,這些合資企業步履維艱,一些企業出現“賣車難”的現象。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 

  首先,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必須瞻前顧後,既要不斷完善電動汽車產業發展戰略規劃,同時又要解決傳統汽車製造企業所面臨的問題。一些地方政府採用政府補貼的方式,鼓勵汽車製造企業降價促銷,這是中國汽車行業發展所面臨現實困境。不少城市把汽車產業與房地產作為城市發展支柱性產業。通過規模化生產,增加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可是如今,由於傳統汽車銷量減少,地方政府面臨困難。為瞭解決汽車製造企業的困難,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促銷措施,試圖通過減免稅收等方式,試圖確保地方汽車製造行業虧損不會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 

  現在看來,這種依靠地方政府財政支持解決汽車行業發展中存在問題的方法,短期有效,但是,不具有可持續性。地方政府應當大膽創新,鼓勵傳統汽車製造企業與電動汽車製造企業合作,優勢互補,發展電動汽車產業。安徽合肥等一些城市,大量引入電動汽車製造企業,積極改造當地傳統汽車製造企業,在相互尊重、互相配合原則基礎上,通過協議或者資本重組等方式解決傳統汽車製造企業所面臨的問題,加快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步伐。 

  只要傳統汽車製造企業放下包袱,大膽革新,充分利用自己的市場銷售渠道,加強與電動汽車製造企業的合作,傳統汽車製造企業就一定能走出困境,實現快速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