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月刊:中華民族共同體政治情懷

http://www.CRNTT.com   2024-05-09 01:07:24  


 

 
        二、“一國兩制”是中華民族“情理法”精神的體現

  習近平在會見時指出:“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沒有什麼心結不能化解,沒有什麼問題不能商量,沒有什麼勢力能把我們分開。海峽的距離,阻隔不斷兩岸同胞的骨肉親情。制度的不同,改變不了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客觀事實。外部的干涉,阻擋不了家國團圓的歷史大勢。”這段講話既有“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之“法”,又有“沒有什麼勢力能把我們分開”之“理”,還有“沒有什麼心結不能化解”之“情”。面對兩岸關係“法理情”難題,可以嘗試用“情理法”來破解。我們認為,衹要輕輕的一句“我們中國人”,再大的難題也都會有化解之道。正如習近平所說的:“中華民族、中華文明幾千年來歷經滄桑、飽受磨難,卻生生不息、綿延不斷,關鍵在於中華民族始終有著國土不能分、國家不可亂、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斷的共同信念。”〔7〕兩岸雙方衹要展現出這一共同信念,當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遭遇的嚴峻形勢即可迎來光明未來。

  1.“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之“法”

  現行的1982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在“序言”即規定〔8〕:“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聖領土的一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講話中明確揭示了這一點:“儘管海峽兩岸尚未完全統一,但中國主權和領土從未分割,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從未改變。”〔9〕而台灣當局遵循“中華民國憲法”制定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在“總則”即對“中華民國”領土範圍作了釋義〔10〕:包括台澎金馬在內的台灣地區和大陸地區。因而無論從哪一方的法理性規定來看,兩岸同屬一個國家毋庸置疑。這也就是為什麼常常有些專家學者感歎兩岸現狀就是“一國兩制”。

  2.“沒有什麼勢力能把我們分開”之“理”

  自1971年聯合國大會通過“2758號決議”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成為國際社會普遍接受的代表中國的政治象徵。〔11〕無論是1993年至2008年李登輝、陳水扁執政期間,連續十四次大張旗鼓地鼓動所謂“邦交國”炮製“台灣參與聯合國”的提案,還是蔡英文時期的“悶聲推進”,任何妄圖在主權國家才有資格加入的聯合國體系內製造“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嘗試都以失敗告終。此外,隨著祖國大陸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和平統一的努力一刻不停、武力統一的準備一刻不鬆”,便擁有了更為強大的軟實力與硬支撐的保障。柔性對台政策為兩岸和平統一不斷纍積經濟與人心基礎,而軍事震懾力則為清除“分裂國家的因素”、掃清“國家統一的障礙”提供了兜底方案。簡言之,國際社會現實與兩岸實力差距的現實都表明“法理台獨”絕無成功的可能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