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加藤嘉一:學前教育決定中國未來

http://www.CRNTT.com   2010-08-18 11:13:34  


 
  除了中國大城市嚴重缺乏學前教育資源的“量”之外,更加迫在眉睫的是其“質”。我聽到過一種說法:“中國的幼兒園教小學的課程,小學教中學的課程,中學教大學的課程,大學重新學習幼兒園的東西。比如,對人講禮貌,誠實,守信…”在我看來,中國的基礎教育是很成功的。中國的中學生知識面很廣,思辨能力超強,外語運用能力令人驚訝,還具有國際視野,進入大學之前,該具備的知識和能力基本都滿足了。而中國的高等教育還在探索中,不算成功,許多學生帶著基礎教育階段的姿態面對大學生活,或過早地接觸社會,比如大一就開始找實習,搜索就業信息等,不好好享受人生中唯一自由自在的青春時光。

  已經開始走向社會的我的同齡人———80後正在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天天在媒體上飽受爭議。不少在華日本企業的老板曾向我表述同樣的困惑:“年輕員工學習能力強,迅速明白原理,但缺乏禮儀和誠信,不懂怎麼對待上司和客戶,心態混亂,非常功利。”

  浮躁、迷茫、功利、抑鬱…所謂“80後問題”,其根本原因幾乎都歸結於如何做人,而不在於如何做事。而做人的素質和修養只能在學前教育階段培養。可今天中國的學前教育跟基礎教育沒什麼兩樣,教師和家長都急於向孩子灌輸知識,書法、外語、鋼琴、數學…急功近利,覺得學東西越早越好,試圖讓自己的孩子提前完備所有知識面,並把它視為“成功”的唯一途徑。

  增加幼兒園是當務之急,但若不改變學前教育的現狀,形勢將進一步惡化。在這方面,中國不妨參照日本經驗。戰後日本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無疑受益於教育,尤其是幼兒教育。日本孩子在3—6歲幾乎都在上幼兒園。老師在實踐中教的無非三項:一,如何與同學相處;二,如何禮貌對待長輩;三,如何靠自己解決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