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超預期的因素在哪里

http://www.CRNTT.com   2012-04-20 08:37:10  


周金濤
  中評社北京4月20日訊/2012年3月份新增信貸10100億元,遠超市場預期。上海證券報發表中信建投證券研究所所長周金濤文章表示,二季度政策的微調將是個大概率事件,除了貨幣政策繼續向鬆的方向微調之外,真正超預期的是制度紅利的釋放。

  一季度以來微觀的情況確實在惡化,最典型的就是產成品庫存的不斷累積,而市場也開始預期本來的一季度底部可能會延續到二季度。二季度的底部會出現,但那在周期的視角中是一個下跌中繼,真正的本輪庫存周期的底部當在今年四季度之後,所以,反彈是暫時的,因此,我們對2012年的實體經濟真沒那麼強烈的底部情結。也正是因為此,我們一直認為經濟的緩慢回落和所謂的底部都是假象,緩慢回落是一種僵局,而底部只是反彈。

  文章稱,現在看來,中國經濟僵局的關鍵是高成本。本來,庫存高企之後的微觀選擇是拋出庫存,此時進入主動去庫存之後,經濟可以在更低的價格水平上達到均衡。但是,由於當前高成本的存在,使得微觀的選擇是減少生產,緩慢去庫存,這將降低整個經濟體的活躍程度,從而使經濟呈現僵局的狀態。而減少當期生產之後,勢必進一步降低未來的需求,這個僵局的最終結果還是量價齊跌。這種經濟狀態下,所謂的用工緊張問題基本是短期假象,如果因為經濟沒有超預期下滑而認為政策不會明確放鬆,那是一種假戲假唱。事實是,經濟的未來比我們想的要嚴峻,所以政策的出手是大概率。由此,依然認為至少在未來的三個月中,通脹不會超預期回升,二季度的政策環境是可以樂觀的。

  以結構主義經濟學的理論觀點看,中國經濟的未來要靠制度紅利的釋放,如果真是只是糾纏於貨幣放鬆或者是財政放項目之類的政策,確實我們也難對市場樂觀到什麼地步。近期的超預期在於,諸如溫州金融綜合改革實驗區和深圳金融創新舉措的出台,是一種制度紅利的釋放,這是比貨幣政策放鬆更有實質意義的措施。看來我們必須跳出貨幣和財政政策這個低位循環的圈子,從更高的角度去考慮2012年的投資機會。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