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浙俠:烏克蘭是台灣鏡子 莫錯判兩岸時與勢

http://www.CRNTT.com   2022-04-25 00:12:22  


 
  研究時與勢,理論上可運用基本原理數據、方法規律分析,現實中,“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即可大道至簡,簡單到用小學一年級加減法也能說明白。

  事實上,在台灣問題上,無論是中美兩國的博弈,還是民進黨當局“倚美謀獨”,所用的策略思維基本相同,均用數學語言表述,即:“1 + X - Y ”(“1”為自身綜合實力 ,“X”為夥伴綜合實力,“Y”為對手綜合實力)。

  美國政府希望把全球所有力量都集中到“民主”麾下,力求孤立甚至瓦解中俄,以遏制中國崛起之勢,所以,其策略為“1(美國) + X(民主同盟)- 2(中俄)”。

  中國則為了營造和平發展環境,確保國家核心利益,力排外部干預勢力,運用“1 + X(反霸、反戰力量) - 1(美國)”的策略,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之理念,力求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壓縮並排除美國干預台灣問題的空間。

  民進黨當局為達“倚美謀獨”之目的,採用“1(台灣)+ 1(美國/親美)- 1(中國大陸/親中力量)”策略,以“民主”為噱頭,以圖用冷戰思維在國際上突破“一中”框架,開拓“台獨”空間。

  一種策略,用法不同,時與勢產生的效果亦異。

  美國以“美國優先”為本,煽風點火發動代理人戰爭為術,“死道友不死貧道”。通過“挺台抗中”政策,企圖“以台制華”遏制中國發展,維護西太霸權,卻將加法做成減法,其效果大打折口。尤其俄烏衝突曝發後,頓時讓世界各國看清其自私的本質,連以色列、印度也不願配合美對俄的制裁行動,同時,美國在俄烏衝突中的溢出效應也波及到台灣的民意與拒統激情,使民進黨當局在兩岸關係中扮演的“牛二”角色、推行的“倚美謀獨”政策頗受質疑。

  中國弱化減法,追求加數的最大值。以“一手軟、一手硬”兩手策略,縮小打擊面,擴大合作面。國際層面堅定推進祖國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復興的進程,向全世界明確表明祖國統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要求美國切實落實中美兩國元首共識,破解美國在台海煽動代理人戰爭遏制中國發展的圖謀,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原則,追求加X中的絕對優勢。對台層面,用利害轉化方式,最大限度地強化加法。闡明“台獨”意味著戰爭,以融促統、以武遏獨反干預,寄希望於“兵不鈍而利可全”。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雖然具備武力統一的實力,但為了爭取和平統一,以極大的誠意和耐心等待70多年,在繁榮與廢墟、福祉與禍夕的選擇上,孰利孰害,讓台灣當局自行選擇,這在世界歷史上絕無僅有,可謂仁至義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