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紅衛兵領袖:領導變化會影響到我們命運

http://www.CRNTT.com   2012-04-02 08:41:37  


 
  商旅

  “三十年河東,鬥私批修,靈魂深處鬧革命,革命尚未成功;三十年河西,成家立業,身體力行搞經營,經營初見成效。”

  2005年,蒯大富60歲。在深圳,他大宴賓客,高調慶生,座中有吳桂賢、韓愛晶等人物。這一幅橫批為“六十大富”的對聯,當時就張貼在宴會廳的門楣上,像是在公開宣告著什麼。

  當能走的路都被切斷之後,經商就成為蒯大富融入社會的一個途徑。而當年造就的名氣,為蒯大富的日後行商鋪就了一條捷徑。第一次嘗試,是在寧夏青銅峽鋁廠,有段時間鋁不好賣,廠里請他出馬。他帶著老婆、孩子在外面一逛3個月,賣了605噸鋁,拿回去605萬元。生意做得這麼順利,是因為知道他的人太多,“廠長、處長一般都是我這個年齡段的,下面報告說,蒯大富來賣鋁了,那是很願意見的。我立刻就可以見到他們的最高領導。買個面子吧,你得用鋁,我們價錢也還行,你買我100噸,那好商量了。”

  1994年,數度輾轉來到深圳,蒯大富和他的清華同學聯手經營一家音響設備工程公司。第一單,接的就是從前一位老部下的業務,這是一家國營單位,他為他們裝了一層樓的音響系統,老部下則替他報了黑價,1000元成本造價被報到了1.4萬元,當場提成給蒯大富1.5萬元。當時的中國,萬元戶還寥寥無幾,拿到這麼一筆巨款,蒯大富感到“非常恐怖”。

  當年的深圳,老清華畢業生據說就不下5000人,差不多都占據著相當重要的位置。蒯大富名聲在外,上門拜訪,人人買面子,和他同學合作4年半,總業務量做到了9000多萬。按約定,他應該從中提成90萬,但那同學掏錢如同割肉一般,最後只給了22萬外加一套房子,總計40來萬。

  蒯大富後來選擇了單飛。但是病來如山倒,之後沒有人能替代他的角色出去跑業務,他的公司接著也垮了。

  “人要發財,有四個條件,缺一不可,”這些經歷,讓蒯大富悟出不少道理,“第一要勤奮,有單就去跑,有機會就抓住;第二是聰明,要知道怎麼談生意;第三靠運氣,再勤奮聰明,運氣不好也不行;第四就是德行要好,待人要寬厚。差一條,肯定發不了財。”

  商海漂浮15年,他已經是個腰纏萬貫、事業有成的商人,高調得仿佛得到了新生一般。這從他那一大摞與各界名流會面的影像中可以看出來。

  “商業上,我也沒有什麼造詣,但養家糊口可能沒問題,”蒯大富說,“畢竟我是清華大學畢業的,我學嘛,也不是什麼高深得不得了的事。”

  但終究名氣太大,有關方面也要關照一下,有事沒事會約他出去喝個茶吃個飯K個歌什麼的。15年來,就這樣相安無事地生活著。

  蒯大富也明白自己的處境。當年一到深圳,為了躲避那些蜂擁而來的港澳及境外記者,他另給自己起了一個名字叫“戴明”,以便縮小被干擾的目標。波折太多,一家人盡量避免任何是非,他們住的小區,業主委員會發起維權,叫了他們好幾次,他們都堅決回避,不願介入這種群體事件。

  但那個歷史上的包袱,始終若隱若現,並沒有完全摘脫。1990年代末,辦理戶口調動,就遇到了不少麻煩。根據地方的規定,只有當地戶口,孩子才可以上當地的一些好學校,他們的女兒沒有當地戶口,申請報告交上去每次都石沉大海。最後在旁人提醒下,蒯大富和羅曉波協議離婚。申請表上沒有蒯大富的名字,不出幾個月戶口問題就落實了。

  蒯大富將此看作是晚節不保,是一種被迫投降。“他是不食人間煙火,我讓他稍微屈服一下,他說什麼戶口?怎麼可能?很倔的那種人。”但在多方勸解下,實在沒招了,也只得低頭。

  直到現在,他們也沒有複婚。他們的女兒,曾經要求羅曉波立一個書面保證,在蒯大富有生之年,絕不會改嫁他人。她拒絕了。“我從南京嫁到寧夏的時候,他什麼都沒有,就是一個勞改犯。有什麼需要保證呢?我是深圳義工,別的孤寡老人我都管,何況是我孩子的父親,肯定是要為他養老送終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