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文革記憶:女知青用肉體換回城?

http://www.CRNTT.com   2012-04-22 10:37:04  


 
  真相:這則故事與鄧鵬教授毫無關係,而是出自一篇1991年的報告文學

  《用身體換回城通行證 女知青失身驚動黨中央》這篇文章,根本就不是鄧鵬先生編著的《無聲的群落:文革前上山下鄉老知青回憶錄》一書中的內容,至於那個將文章作者定為“鄧鵬”的離奇的“注”是誰給加上去的,以及這篇文章的真實作者是誰,是件很難考證的事情。不過,鄧鵬先生此書出版時間是2009年10月,而編輯在查索源頭的時候發現,早在2008年天涯論壇上就出現了相同的內容[詳細]。有意思的是,該帖子中這一句——“我所下鄉的地方雖不是建設兵團,卻也查出了問題”——並沒有那個離奇的“注”。這則“女知青用身體換回城通行證”的故事,與鄧鵬先生及其著作毫無關係,是完全可以確認的。

  那麼,這則故事的原始來源,究竟是什麼呢?編輯力所能及,所能查找到的最早的來源,其實是一篇報告文學。該報告文學名為《被褻瀆的青春》,作者“丁雨雨”,收錄在一本名為《擁抱戰神的孩子們》的知青報告文學集裡,由北岳文藝出版社1991年出版。該文描寫道:

  “有些女知青是以肉體為代價換得一張離開農村的通行證的。1972年,安徽某縣首次由貧下中農推薦上大學,全縣數萬知青展開大規模競爭,最終有七十餘人獲得這天大的幸運。在進行上學前體檢時,婦科檢查的大夫驚訝地發現,二十餘名女知青沒有一名是處女,而且幾乎全都不是陳舊性裂痕,再準確點說,她們都是在招生通知發下以後失去貞操的。”

  除了女知青的數目存在差異以外,其餘描述與微博及網文完全一致。在沒有找到更早的來源之前,可以暫時認為,這份報告文學,就是這則“女知青用身體換回城通行證”的故事的原始來源。

來源雖然是報告文學,但故事並不見得就是假的

  知名媒體人黃章晉先生在微博上對這則“女知青用身體換回城通行證”的故事提出了四點質疑:1、大學體檢竟有婦檢且做數字統計?2、全國知青總數約1600萬,安徽哪個縣能分得數萬知青?3、據統計,75%的工農兵學員是特權家庭或有背景家庭;4、下鄉知青依然是高等人,每個公社都有知青辦,當時對誘奸、調戲女知青的處罰通常極重。

  就編輯所獲得的資料來看,上述幾點質疑,其實都站不住腳。

  女知青返城上大學被要求檢查“處女膜”是實有其事的

  當年女知青返城上大學到底要不要被檢查“處女膜”?有沒有數據統計?答案是:在許多地區,要檢查,有統計。編輯查到一份知青的回憶錄裡這樣寫道:

  “各公社推薦出來參加高考的知青都到縣裡集中,先是在縣醫院進行體檢。我們先測了身高、體重、視力,再是量血壓、聽心肺,又過了五官科,現在另一個科室門口的長凳上等候。我見凳上坐的全是女知青,沒有男的,檢查完畢出來的人又是一個個臉通紅的,不曉得這科室裡檢查個什麼名堂。……我慢吞吞地爬到檢查台上,直直地躺下。‘脫下褲子,快!’那穿白大褂的女的走過來,帶橡皮手套的手上拿了個亮閃閃的器具及一把手電筒。我難為情地脫下褲子。‘屈起膝蓋,叉開腿。’她話講得飛快,動作也飛快,把手中那個器具往我兩腿中間冰冷地插了進來。我的天,她這是幹嗎呀?……後來與其他女知青‘咬耳朵’,才知道所有的女知青,必需通過這道‘處女膜’檢查,才能參加文化考試。檢查有問題的個別人,暴露了隱私,丟了臉面,罪人似地回生產隊去了。”(康雪培,《常家莊插隊生活紀實》,收錄於《三色土.旅美知青的故事》,休斯敦知青聯誼會主編)

  編輯還查到一份1979年3月17日《湖南省勞動局、湖南省衛生局、湖南省高等教育局、湖南省婦女聯合會關於不准檢查女青年處女膜的通知》的文件,該文件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