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外貿的春天還遠嗎

http://www.CRNTT.com   2015-02-12 09:28:06  


農歷春節過後,中國外貿應能迎來屬於它的春天。
  中評社北京2月12日訊/2015年首個宏觀經濟數據新鮮出爐,只是出爐的數據並不火熱,甚至有些寒冷,似乎是2009年初時的場景再現。1月份,中國外貿進出口同比下降10.8%,出口下降3.2%,進口下降19.7%,下降幅度大大出乎了之前的普遍預測。

  第一財經日報發表宏觀經濟研究者輝亞文章表示,外貿下降特別是出口下降的原因,必須要考慮農歷春節假期的季節性因素。“入世”以來,每年1月、2月中國的月度進出口同比名義增速都忽高忽低、忽上忽下。眾所周知,春節前集中出口成品和來年復工前準備進口原料,是多數中國外貿企業的做法。2015年的春節在2月18日,比去年晚了近20天,因此外貿企業搶閘進出口的安排自然也會推後到2月上中旬,勢必導致1月份外貿出現雙降。到了2月份,中國外貿進出口特別是出口表現應該會好於1月份。

  文章分析,全球經濟總體疲弱、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或許才是導致中國外貿出現頽勢的真正原因。

  外部市場需求不振是拉低出口增速的最主要因素。

  當前,各主要經濟體經濟發展出現分化。發達市場中,美國經濟表現搶眼,歐洲、日本增長乏力;新興市場中,東盟、印度經濟略好,對大宗商品較為依賴的巴西、俄羅斯等國經濟增長受阻,俄羅斯還同時面臨西方國家的經濟制裁。

  1月份,中國對主要貿易夥伴的出口表現與其經濟發展狀況基本吻合,其中,中國對美國、東盟和印度出口保持了4.9%、15.6%和5.1%的正增長,對歐盟、日本、巴西和俄羅斯出口降幅均深於總體出口降幅,分別為下降4.4%、20.4%、17.8%和42.1%,對後四者出口值合計拉低1月中國出口總體水平約3.5個百分點。

  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下降是抑制出口的另一個重要原因。1月份,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出口下降6.8%,占出口總值比重為42.7%;而同期的民營企業出口增長1.4%,占比高出外資出口3.2個百分點,達到45.9%,成為了如今支撐中國出口的關鍵力量。此外,勞動力和資源環境成本上升、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走高等因素,正在削弱中國傳統出口產品的競爭優勢,占出口總值22%的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降幅達到8.4%,就印證了這一現象。

  儘管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是進口驟降的“罪魁禍首”,但國內經濟加速下行同樣是重要原因。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