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財經科技

錢去哪了? 央行發布前4個月金融數據

2024-05-12 12:58:50
  中評社北京5月12日電/據新華網報導,新增貸款10.19萬億元、廣義貨幣M2餘額保持300萬億元以上、存款增加7.32萬億元……中國人民銀行11日發布了前4個月的金融數據。今年以來信貸資金主要投向了哪裡?支持實體經濟的後勁如何?

  4月信貸投放“小月不小”

  中國人民銀行當日發布的金融統計數據顯示,4月末,我國人民幣貸款餘額247.78萬億元,同比增長9.6%;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89.93萬億元,同比增長8.3%;M2餘額301.19萬億元,同比增長7.2%。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4月新增貸款7300多億元,從總量上看“小月不小”,信貸增長態勢穩定均衡。同時,社融規模保持相對高位,M2餘額在300萬億元以上,這些都有效保障了實體經濟融資需求。

  從近兩個月的數據來看,我國信貸總量已從過去兩位數以上的較高增速放緩至個位數。

  “但這不意味著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減弱。”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說,隨著經濟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加快推進,過去靠房地產、地方融資平台等債務驅動的經濟增長模式難以持續,傳統高度依賴信貸資金的重工業也趨於飽和,信貸需求出現“換擋”。信貸投放正逐漸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要相適配,即使貸款增速放緩也足夠支持經濟保持平穩增長。

  信貸只是社會融資渠道之一。“隨著我國金融市場不斷深化,債券與信貸市場發展更加均衡,直接融資增速有所加快。”華創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表示,前4個月企業債券淨融資1.17萬億元,同比多90億元。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高科技、創新型企業迫切需要與其特點相匹配的資金,主要是股權資金等直接融資。大力發展直接融資,可能使得信貸總量增速放緩,但需要資金的高效企業會獲得更多融資,從而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金融支持質效。

  信貸加速流向百萬億級“大賽道”

  超10萬億元的信貸資金去哪了?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數據給出了答案:貸款主要投向了企業。

  數據顯示,前4個月,我國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8.63萬億元,占全部新增貸款的近85%。也就是說,企業仍是新增貸款的大頭,其中中長期貸款占比超七成,貸款投放主要用於支持企業擴大投資和生產。

  4月以來,設立5000億元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放寬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支持範圍、延續實施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金融舉措推動信貸結構持續優化。

  記者瞭解到,4月末,綠色貸款、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增速保持在30%左右高位,“專精特新”企業貸款餘額增速近20%,為經濟發展持續注入新動能。

  “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已成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發力點。”中國建設銀行戰略與政策協調部總經理樂玉貴表示,五篇大文章涉及的領域都是百萬億級的“大賽道”,有助於推動金融業擺脫對房地產、基建等大行業、大企業的傳統路徑依賴,不斷培育新的業務與盈利增長點。

  “金融政策可以適度引導錢去哪,但主要還得靠經濟主體的自身需求。”董希淼說,4月底以來,各地陸續開展以舊換新系列活動,宏觀政策引導重心正在從過去的增加供給更多轉向提升需求、促進供需平衡。

  貨幣供應量增速有望企穩

  貨幣供應量是全社會的貨幣存量,絕大部分都是存款,因此可以通過銀行負債端來分析錢去哪了。

  數據顯示,截至4月末,我國人民幣存款餘額291.59萬億元,同比增長6.6%。前4個月,住戶存款增加6.71萬億元,但非金融企業存款和財政性存款分別減少1.65萬億元和1874億元。

  可見存款主要在居民手上。中國人民銀行相關人士介紹,在經濟循環的過程中,銀行如果還在擴張資產、貸款仍在增加,錢不會從實體經濟中減少,也不會消失,只是隨著企業投資生產、居民消費、財政收支,在企業、居民、政府間轉移。如果經濟循環中的“活錢”變少、循環不暢,老百姓和企業微觀感受上會缺錢。

  不少業內人士發現,貨幣供應量增速明顯放緩,4月末M2增速較3月末回落1.1個百分點。專家普遍認為,近期居民購買理財產品的熱情升溫,不少銀行存款向理財等非銀產品分流轉化,引起M2增速下行,M1增速受此影響也有回落。

  今年以來,資管產品募集增速回升較快。據業內人士測算,4月末,資管產品募集份額同比增長11%左右,一定程度分流了銀行存款。

  與此同時,近期多部門對資金“低貸高存”空轉套利、銀行手工補息等現象加大規範力度。張瑜認為,部分銀行的不規範存貸款行為有所減少,短期內有“擠水分”效應,對M2會有一定下拉影響。

  此外,部分投向企業的貸款,也會通過各類支出體現為居民存款。溫彬表示,當前,居民消費有待進一步激發,要防止存款淤積在居民手中,讓錢“轉”起來。未來,實體經濟向好、融資需求恢復、政府債券發行加快,都有助於貨幣供應量增速企穩。

  中國人民銀行的報告顯示,下階段,中國人民銀行將發揮好政策合力,有效調動經營主體的資金運用,更好實現居民敢消費、企業願投資、政府能兜底,推動實體經濟暢通循環。

  (來源:新華網)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