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實名網評

網評:中國在東南亞的影響力平穩增長

2024-05-07 15:40:47
  中評社北京5月7日電/網評:中國在東南亞的影響力平穩增長

  來源:大公報 作者:劉兆佳

  在中美大國較量的過程中,東南亞擁有巨大的戰略價值。今年來,中美雙方都竭力爭取東南亞國家的支持。美國力圖拉攏東南亞國家來遏制和包圍中國,而中國則致力於強化與東南亞國家在各方面的聯繫,目的不僅是要挫敗美國的戰略圖謀,更是要大力開拓中國經濟發展的國際空間。中國在這些方面的努力正在不斷取得可喜的成果。

  在冷戰時期,大部分東南亞國家在政治、經濟和安全上都倒向美國和其在東亞的盟友日本。由美國牽頭在1954年成立的東南亞條約組織(SEATO)的目的更是要為了對抗中國在東南亞地區的“擴張”。相反,中國與大部分東南亞國家的關係並不正常,彼此在政治上、利益上和意識形態上的猜疑和摩擦不時發生。此外,中國與東南亞之間的經貿往來也並不密切。

  中美關係在1970年初開始因為要聯手對付彼此的共同對手(蘇聯)而有所改善,並持續到大概21世紀頭十年。冷戰結束後,美國的戰略重點放在歐洲和中東。東南亞對美國的戰略價值大幅下降,不少東南亞國家感覺到被美國忽視。為了加強其國際影響力,東南亞十國於1967年成立了東南亞國家聯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與此同時,隨著中國的崛起和不斷改革開放,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尤其在經貿方面越來越密切。1997年,中國堅持不讓人民幣貶值的政策紓緩了亞洲金融風暴對東南亞國家的衝擊。2003年,中國作為東盟的對話夥伴率先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與東盟建立了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夥伴關係。2021年,中國與東盟建立了中國東盟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經濟上,中國自2009年起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夥伴。2010年1月,中國─東盟自貿區全面建成。2020年,東盟首次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自從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後,東盟十國都積極參與其中,從而使中國與東南亞的經貿聯繫更為密切。不少重要的基建項目在“一帶一路”框架下也紛紛展開,包括中國─緬甸經濟走廊、中泰鐵路、中國─馬來西亞海岸鐵路和中國─印度尼西亞雅萬高鐵。尤其重要的是2020年簽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RCEP將為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經貿往還注入源源不絕的強大動力。

  美圖操弄分化東盟國家

  2010年代初,美國“猛然醒覺”認為中國的崛起對其全球霸權和國家利益構成嚴重的“威脅”,並開始以遏制中國作為其對華政策的主軸。2011年,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出“重返亞洲”(Pivot to Asia)策略,表面上是要加強美國對亞洲地區的關注,實際上是要拉攏亞洲國家遏制中國,而東南亞國家則成為了美國的地緣戰略重鎮。

  當年參與籌劃“重返亞洲”策略戰略師、現任美國副國務卿的庫爾特.M.坎貝爾(Kurt M. Campbell)在其2016年出版的《轉向:美國在亞洲的治國之道》(The Pivot:The Future of American Statecraft in Asia)書中這樣說:“美國在東南亞的政策是轉向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需要與東南亞國家密切合作,協調在航行自由、地區透明度、和平解決爭端和自由貿易等二十一世紀價值觀上的共同立場。”“儘管東盟具有中心地位,但在美國之前的亞洲治國戰略中,該組織一直被忽視。”“相較之下,‘轉向’的最初幾年,美國恢復了對東盟的關注。美國向東盟派遣大使,在雅加達東盟總部設立代表處,與東盟簽署《友好合作條約》,參加東盟國防部長會議,並投放資金來加強東盟秘書處。這種穩定的接觸在2011年美國加入東亞峰會(East Asia Summit,EAS)時達到頂峰──東亞峰會是該地區最重要的國家元首年度聚會之一。這是重要的一步,部分原因是中國最初構想成立該組織時並沒有美國當作積極成員。然而,加入後,美國能夠利用這個組織和亞洲其他幾個組織來形成圍繞政治和東海以及朝鮮半島緊張局勢的共識。”

  為了在經貿上打擊中國,奧巴馬提出要建構一個把中國排除在外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TPP)。TPP的目標是透過降低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減少貿易障礙、促進投資自由化、保護智慧財產權等方式,加強成員國之間的貿易和經濟聯繫。協定也涵蓋了一系列領域,包括服務貿易、電子商務、勞工權益、環境保護等。然而,這個針對中國的計劃在2017年因為鼓吹“美國優先”的特朗普總統宣布退出TPP而告吹。

  不過,現任美國總統拜登並沒有放棄在經貿上遏制中國的意圖。2022年5月,美國啟動了排除中國在外的“印太經濟框架”(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 for Prosperit,IPEF)。此次啟動開始了對未來談判以下幾個支柱的討論:(1)貿易;(2)供應鏈;(3)清潔能源、脫碳和基礎設施;(4)稅收和反腐敗。不過,IPEF與TPP最大不同之處,是美國拒絕向參加的國家開放國內市場,這便使得其吸引力大減。

  無論如何,美國對東南亞的戰略價值被奧巴馬重新重視後,一直被特朗普和拜登所繼承。長期以來,由於歷史原因,美國與東南亞國家在政治上和經濟上的聯繫比中國要密切得多。不少東南亞國家的政治和經濟精英都曾經到美國或其他西方國家留學,深受西方價值觀的薰陶,對中國在一定程度上的懷疑和抗拒揮之不去。為了促使東南亞國家疏遠中國,美國不斷兜售所謂“中國威脅論”、經常向東南亞國家承諾提供“安全保證”、利用中國與個別東南亞國家特別是菲律賓的領海爭端挑起矛盾和衝突,以及把南中國海的“航行自由”作為挑撥離間中國與東南亞國家關係的棋子。

  無疑,美國的這些行動對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不過,美國的“美國優先”政策、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乃至在俄烏衝突和巴以衝突中的偏頗立場,都大大損耗了美國在東南亞的政治威信和道德號召力。與此同時,中國在外交上特別在領海爭端上的務實和合理立場、在國際事務上所擔當的促進和平和維護公平正義的角色,都提升了中國在東南亞的威望。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科技的進步、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一些中國企業和產品的“品牌”的吸引力都不斷增值中國在東南亞的“軟實力”。在此消彼長下,中國與美國在東南亞的影響力的差距正在快速縮小,總的發展趨勢對中國亦越來越有利。

  今年,新加坡的東南亞─尤索夫伊薩研究所(The ISEAS-YusofIshak Institute of Singapore)完成的《2024年東南亞狀況調查報告》(第六份報告)(The State of Southeast Asia 2024 Survey Report)(the 6th report)為這個“此消彼長”的趨勢提供了大量扎實的證據。這個調查報告中的受訪者來自東南亞國家的學術、社會和政治精英,共有1994人參與這項調查。調查發現:“中國仍然被視為該地區(東南亞)最具影響力的經濟(59.5%)和政治戰略(43.9%)大國,中國在這兩方面都大幅超過美國。”“如果該地區被迫在持續的中美競爭中結盟,中國已超越美國成為較普遍的選擇(50.5%)。美國從上年的61.1%下降到49.5%。”“自2022年5月(美國倡導的)‘印太經濟框架’(IPEF)實施以來,一年多以來,圍繞其潛在有效性和效益的情緒進一步減弱,對IPEF的積極情緒從去年的46.5%下降至40.4%。今年,44.8%的東南亞受訪者對IPEF的影響和有效性越來越不確定,高於一年前的41.8%。負面情緒也從去年的11.7%上升到今年的14.9%。”“對中國作為東南亞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大國的看法仍然很高,59.5%的地區受訪者持這種觀點。”“與往年一樣,中國仍保持著在東南亞最具影響力和戰略力量的國家的地位(43.9%)……相反,美國的影響力從去年的31.9%下降到今年的25.8%。”“東南亞人肯定中國是東盟最具戰略意義的合作夥伴,平均得分為8.98(滿分11分)。緊隨其後的是美國(8.79)和日本(7.48)。”“2024年1月,七個東盟成員國(柬埔寨、印尼、寮國、馬來西亞、緬甸、泰國和越南)簽署了認同中國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張的文件。”

  東南亞的精英對中國和美國在情緒上亦發生顯著轉變,“中國在東南亞受訪者中的受歡迎程度大幅上升,從去年的38.9%攀升至今年的50.5%,逐漸成為該地區的首選結盟選擇……值得注意的是,印尼、老撾和馬來西亞從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和強勁的貿易和投資關係中受益匪淺,與2023年相比,他們對中國的偏好顯著增加了20個百分點以上。”“相反,美國的受歡迎程度卻有所下降,從去年的61.1%降至今年的49.5%。”“東南亞人對未來與中國的關係越來越樂觀。今年預期改善的受訪者比例從38.7%升至51.4%。”“38.2%的地區受訪者認為美國與東南亞的接觸減少或大幅減少,自2023年以來對拜登政府的負面情緒上升了12.5個百分點。”“大多數東南亞人對美國作為戰略夥伴和區域安全的提供者幾乎沒有信心。40.1%的受訪者認為美國不可靠,而2023年這一比例為32.0%。”

  盲從美國終將成受害者

  總的來說,中國在東南亞的形勢呈現穩中向好的勢頭。隨著美國在該地區的政治、經濟和道德威信的持續下沉,中國在東南亞的影響力最終必將超越美國。然而,我們也注意到不少東南亞精英對中國的疑慮仍在。他們仍然擔心中國的崛起對他們國家的主權、自主和利益構成威脅。美國還會不擇手段地插手東南亞事務和唆使個別國家與中國對抗。不過,中國的“與鄰為善”的外交政策、公平合理處理國際爭端的方針和“互利共贏”的政治和經貿政策終將會不斷減少中國與部分東南亞國家的矛盾。總之,美國拉攏東南亞國家遏制中國的圖謀不但不會得逞,反而會自食其果。那些盲目跟從美國的指揮棒起舞的國家則肯定最終會成為受害者,而菲律賓則將會是很好的反面教材。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榮休講座教授、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