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評觀察

社評: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升級目標初步實現

2024-04-19 00:02:04
  中評社北京4月19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國家統計局4月16日公布第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初步核算,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96299億元人民幣,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3%。這是超出人們預期的成績。它一方面說明中國經濟增長持續;另一方面也充分說明,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升級的目標初步實現。

  首先,中國經濟是在複雜國際背景下保持增長勢頭。美國變換花樣,對中國實施制裁措施,中國經濟發展面臨巨大的壓力。美國對中國的遏制戰略,已經從經貿、科技、軍事,延伸到社會、文化等各個領域。所謂維護美國國家安全,成為美國打壓中國企業的習慣性借口。美國財政部長訪問中國,提出產能過剩問題。美國商務部長訪問中國,提出科技優勢問題。美國貿易談判代表訪問歐洲,提出所謂中國制度優勢問題。所有這些都充分說明,美國試圖在比較優勢、科技優勢、制度優勢等方面,對中國實施新一輪的制裁。

  不過,透過美國政府官員制裁中國的借口,人們發現,美國政府充分瞭解中國經濟增長的內在動力。美國政府官員提出所謂的產能過剩問題,實際上是提醒中國高度重視比較優勢。中國參與國際分工,不斷發現自己的比較優勢,在許多產業領域,後來居上。中國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發電設備之所以行銷海外,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中國在這些領域具有非常明顯的比較優勢。

  中國比較優勢不僅體現在價格方面,同時還體現在產業鏈和供應鏈系統方面。中國比較優勢不是簡單的價格優勢,而是從生產端到消費端,形成了具有韌性供應鏈系統。不管是在原材料的端口對中國實施出口禁運,還是在銷售領域對中國產品增加徵收懲罰性關稅,都無法阻止中國在這些領域大踏步地前進。

  雖然美國財政部長指責中國產品“太便宜”,但是,她不能不知道中國之所以價廉物美,是因為中國擁有門類齊全的製造業體系。正是憑借中國的產業鏈和供應鏈系統,中國將科技產品做到極致。下一步,在保證產品質量和技術含量前提下,中國有必要提高出口價格。這樣做一方面可以讓美國財政部長意識到,中國有足夠的能力,應對美國等一些西方國家的反傾銷和反補貼挑戰。另一方面也充分說明,中國出口海外的產品銷售價格遠遠高於國內市場銷售價格,中國並沒有採用不合法手段擴大市場占有份額。假如美國完全無視比較優勢的基本理論,認為中國依靠價格優勢,占領美國市場,那麼,為了讓美國“安心”和“放心”,有必要通過提高出口價格,讓美國官員無話可說。

  美國貿易代表訪問歐洲,強調中國擁有“制度上的優勢”。這是對中國的特殊褒獎。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致力於實現中國式現代化。中國制度是否存在優勢,學術界正在爭論。但是,美國政府官員在公開場合已經表達自己的意見。這充分說明她已經意識到,中國產品的競爭力不僅僅來自於中國的比較優勢,同時也來自於中國的制度優勢。

  中國先進的制度決定了,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中國制度可以不斷尋求共識,凝聚人心,提高生產效率。不管美國貿易代表出於怎樣的考慮,以這種方式承認中國制度的優越性,難能可貴。

  近些年來,美國商務部出台一系列措施,對中國高端芯片產業實施嚴格禁運措施。試圖借助於高端芯片,扼殺中國創新勢頭。不過,就在美國商務部長訪問中國期間,中國通信企業發布了先進通信設備,該設備使用中國研製的高端芯片,這讓美國商務部長“焦慮”。這位美國商務部長在不同場合反復強調,一定會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遏制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美國出口禁運政策,反而激發了中國科研人員的頑強鬥志,中國在高端芯片領域高奏凱歌。中國不僅按照傳統的技術路線,研製出5納米芯片,而且採用光量子技術,研製出計算能力和儲存能力更強的芯片。

  美國政府官員就像是一面鏡子,讓中國看到自己的發展優勢,同時也讓中國興盛中看到危機。

  其次,比較優勢是在國際統一大市場形成的。美國正竭盡全力,試圖將國際市場一分為二。當歐洲荷蘭決定向中國出口生產高端芯片設備的時候,美國政府出面阻止。當中日韓試圖在東南亞地區建立自由貿易區的時候,美國從中阻撓,破壞中日韓之間的關係。當中國為了繞開美國的貿易壁壘,通過墨西哥、越南等國向美國出口的時候,美國決定對墨西哥、越南產品實施調查,如果發現中國元素,將作出懲罰性的決定。所有這些都充分說明,美國把矛頭對准中國,試圖撕裂國際市場,破壞中國的對外貿易。

  中國必須考慮發揮比較優勢過程中,如何防範可能到來的風險。如果中國在處理與相關國家貿易關係方面,沒有考慮到美國政策因素,那麼,中國對外貿易不確定性就會增加。解決問題的根本出路就在於,堅持“以銷定產”,一方面充分考慮到國際市場需求,按照訂單提供產品。另一方面,爭取投資多元化,在更多國家設立工廠,就近生產,滿足當地消費者的需要。中國應當鼓勵企業尋找可靠的合作夥伴,通過增加海外投資,解決產能增加可能出現的“過剩問題”。

  第三,中國制度優越性,毋庸置疑。充分利用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加快經濟發展步伐的同時,應當盡快解決中國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一方面建立統一的大市場,堅決破除條塊分割的體制,確保物暢其流。另一方面,必須著力解決社會成本問題。正如不少學者所指出的那樣,中國當前所面臨突出問題就在於,看得見的制度成本逐漸減少,看不見的無形壁壘逐漸增多。如果不加快經濟體制改革步伐,精兵簡政,解決人浮於事的問題,那麼,中國經濟增長動力就會迅速減弱。當今中國個人腐敗問題逐漸減少,制度腐敗仍然存在。不少企業經營者指出,中國副廳級以上幹部時間成本與普通企業經營者的時間成本是不一致的。副廳級以上幹部享受各種福利待遇,無論是出門旅行,還是接受醫療,都能享受到普通經營者所無法享受的待遇。按照一些企業經營者的說法,同樣活到80歲,企業經營者30%的時間用在等待和審批方面,而副廳級以上領導幹部不需要等待,他們生活有質量,退休有保障。如果不從根本上解決體制性腐敗或者制度性腐敗問題,要想充分發揮中國制度優勢還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當前中國仍然存在不患寡而患不公的現象。如果不採取斷然措施,解決特權制度滋生的腐敗,破除領導幹部特權思想,中國制度優勢可能會逐漸失去。

  第四,科技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技創新是中國的立國之本,同時也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泉。科技創新需要加大投入,同時又需要良好社會氛圍。如果缺少科技創新肥沃的土壤,要想保持科技創新發展勢頭,將會越來越困難。

  我國以能源產業為抓手,大力發展電動汽車、光伏發電等新能源產業。形成了一大批骨幹企業。它們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強大的競爭力。但是,科技創新是動態的過程。科技創新領域,不進則退。中國一些優秀企業高度重視戰略規劃,企業經營者以前瞻性的目光,準確把握科技發展的方向;以扎實的作風,確保企業始終處在科技創新的前沿地帶。

  中國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技術傲視全球。中國科技企業正快馬加鞭,研製天地一體化第六代移動通信網絡。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兩條腿走路:一方面通過大力發展固態電池,提高新能源汽車的續航能力和安全性;另一方面大力發展氣體動力汽車。使用甲烷氣體、氫氣製造減少二氧化碳氣體排放的新能源汽車。所有這些都充分說明,中國科技創新,優勢不減。中國科研人員和市場主體正以時不我待的精神加快科技創新速度。

  中國經濟增長具有必然性。比較優勢、科技優勢、制度優勢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內在動力。中國已經意識到,無論是比較優勢、科技優勢還是制度優勢,都具有可變性。衹有抓住有利時機,將科技、制度優勢與中國市場比較優勢結合在一起,形成合力,中國經濟才能保持持續增長的勢頭。

  決策者正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充分發掘比較優勢,擴大市場規模。中國舉辦消費品博覽會、進出口交易會、國際進口博覽會,目的就是要通過市場,不斷發現比較優勢,通過競爭實現優勝劣汰。中國在科技領域雙向發力,一方面加大基礎科學研究力度,另一方面,在科技應用方面,充分利用產業鏈和供應鏈系統,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造福於各國的消費者。中國著力解決影響中國制度發揮積極作用的體制機制問題,不斷完善國家治理體系,提高國家治理能力。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