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評觀察

社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不應成為美國傳聲筒

2024-04-25 00:03:14
格奧爾基耶娃
  中評社北京4月25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4月18日在華盛頓出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春季會議期間,對記者發表一番高論。她強調歐洲和中國經濟增長正因為人口老齡化、資本配置未達到最佳水平等多種因素而受到阻礙,美國表現則遠遠超出人們的預期。她強調美國成功地將科技創新轉化為可擴展的商業活動,而歐洲在這方面十分遜色,需要下功夫釋放創新的能量,包括採取更多措施增加人力資本投資,以創造更有活力的勞動力市場和更好的資本配置。中國過度投資引起房地產危機,使中國內部需求遭受重創,中國正處在十字路口,應當擺脫幾十年來以投資和出口為導向的經濟增長模式,轉而通過消費支出主導經濟。

  可以非常坦率地說,如果不瞭解這位總裁的背景,人們還以為,這是美國華爾街投資銀行的經濟學家發表點。這番分析非但沒有找到病根,反而在關鍵問題上出現錯誤。

  首先,美國經濟成功與否,人們自有評論。即使美國經濟學家,也認為美國虛擬經濟不可持續。美國所謂科技創新,速度明顯放緩。誰也無法否認,美國仍然是科技創新國家。但是,只要瞭解美國經濟結構人們就會發現,科技創新對美國經濟增長是否起到拉動作用,答案顯而易見。

  當然,如果把美國華爾街投資銀行組合式金融操作視為科技創新,那麼,美國科技創新的確讓美國資本市場保持增長。美國聯邦政府發行國債,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提高利率,大量資金湧入美國資本市場,從而使美國資本市場價格上揚。這是一種“金融創新”經濟增長模式,其外部性非常明顯。第一,不斷攀升的財政赤字已經成為美國沉重的負擔。美國財政部支付的利息,甚至高於許多國家國內生產總值。按照美國當前經濟增長率,要想償還債務,非常困難。除非真正出現科技創新革命,否則,美國債務違約是一個大概率事件。第二,美國國內生產總值中,第三產業占到80%。第三產業收入中,相當一部分來自於金融服務業。可以這樣說,美國財政部已經成為美國最大的投資者,而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通過提高利率,回籠資金,投入美國資本市場,確保美國“金融經濟”增長。美國聯邦政府債務經濟以及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的“貨幣經濟”,使美國經濟增長的基礎。隨著美國聯邦政府債務不斷攀升,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虧損越來越多,美國這種經濟增長模式能否持續,稍有經濟學常識的人都會給出正確的答案。

  其次,中國經濟轉型,早已寫進了政府文件中。過去中國依靠投資拉動經濟增長,出口帶動經濟增長。中國已經轉變經濟增長模式,依靠科技創新,促進經濟增長。中國要素驅動增長模式已經發生變化。

  如果不戴有色眼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應當對中國經濟增長作出正確的判斷。中國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發電設備之所以成為中國出口的亮點,根本原因就在於,中國依靠科技創新,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在減少二氧化碳氣體排放等方面,作出了實實在在的努力,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可是,美國等一些西方國家一方面指責中國“產能過剩”,另一方面又批評中國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絲毫沒有意識到,中國經濟結構已經發生顯著變化。從傳統的工業經濟向數字經濟轉型發展過程中,中國經濟已經實現“換道超車”。

  房地產投資過剩,的確給中國經濟增長帶來巨大的壓力。中國領導人高瞻遠矚,第一時間踩刹車,明確指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防止大量資金進入房地產業,從而使中國經濟重蹈日本覆轍。

  中國在新興市場經濟國家中是最早發現房地產市場投資過熱的國家之一,也是採取切實有效措施遏制房地產市場投資浪費的國家之一。從目前情況來看,除少數房地產開發企業虧損嚴重,面臨破產整頓之外,中國整個房地產市場並沒有出現塌方現象。中國政府一方面遏制房地產過度投資的勢頭,另一方面,加快房地產市場轉型升級的步伐,通過發展租賃市場,增加保障性住房,提高房地產市場科技含量,實施城市改造,使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在政策引導下逐步走上正軌。

  中國現在面臨的問題是,美國等一些國家一方面指責中國“產能過剩”,可是另一方面對中國科技創新戰略實施制裁。美國禁止向中國出口高端芯片,企圖阻礙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對中國成功轉型的產業橫加指責,以所謂“產能過剩”為借口,企圖破壞中國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發電產業與其他國家的合作關係。美國單邊制裁,的確給中國出口帶來困擾。但是,中國領導人未雨綢繆,提出“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加強與中亞、西亞、非洲、東南亞和拉丁美洲國家的聯繫,使中國科技產品行銷世界各地。中國光伏發電設備和中國電動汽車造福於許多發展中國家的消費者。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經常到中國訪問,應當瞭解中國的經濟政策,也瞭解中國經濟轉型取得的成果。在華盛頓發表這樣的講話,既不符合事實,也不符合經濟學基本常識。從經濟增長速度來看,中國經濟增長速度超過美國。從經濟增長動力來看,中國依靠數字技術,生產電動汽車、鋰電池和光伏發電設備,動力強勁。從經濟結構來看,中國先進製造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這是中國加大教育科技投入的結果,也是中國經濟成功轉型的具體表現。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怎能無視客觀事實作出錯誤的判斷呢? 

  第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在沒有任何競爭對手的情況下獲得連任,這充分說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得到了美國的認可。正如人們所知道的那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是美國主導的超級國際金融公司,美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擁有事實上的“1票否決權”。雖然格奧爾基耶娃是歐洲人,但是,按照美國與歐洲國家的約定,世界銀行行長由美國人擔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由歐洲人擔任。格奧爾基耶娃投桃報李,在華盛頓春季會議上,讚揚美國的經濟,實際上是以特殊的方式,對美國表示感謝。

  對於格奧爾基耶娃的這種做法,人們不應給予過多地指責。畢竟,“吃人嘴短拿人手軟”。格奧爾基耶娃講話充分說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是美國的金融政策工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按照美國的旨意辦事。但是,“表揚”美國的同時,無視客觀事實“批評”中國,貌似公正實則影響惡劣。

  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如火如荼,美國民主黨總統拜登為了競選連任,在不同場合大放厥詞,惡意攻擊中國。可以肯定,中國政府一定會通過外交照會等方式,要求美國總統澄清事實真相,不要在選舉期間繼續惡化中美關係。美國口頭上承諾,中美不會“脫鈎”。可是,美國變本加厲,對中國出口美國產品增加徵收懲罰性關稅。為了爭取美國鋼鐵產業工會的支持,美國總統已經宣布對中國出口美國鋼鐵和鋁製品增加徵收懲罰性關稅。儘管這樣做不會給中國帶來重大傷害,因為中國出口美國鋼鐵製品在美國進口鋼鐵製品中所占的比重相對較小,但是,這種將國內問題國際化,選舉期間不斷激化中美矛盾的做法,無助於世界經濟的穩定增長。

  中國不願意和美國一爭短長。作為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經濟體,中國希望中美和平相處,合作共贏。然而,美國極力營造競爭氣氛,試圖以對抗的姿態,鞏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地位。這是一種極不自信的表現,同時也是具有破壞性的政策。

  中國願意和美國繼續保持普通,在重大問題上交換意見。但是,如果無視客觀事實,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工具化,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公開場合“唱衰”中國,顯然是極端不負責任的做法。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關於中國的評論與自己的身份極不相稱。近些年來,中國大力支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工作,不僅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投入數百億美元,參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系列經濟活動,而且經常邀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訪問中國。這充分說明中國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重視,也充分說明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的尊重。

  作為著名的金融專家,格奧爾基耶娃應實事求是地評價中國經濟宏觀政策,肯定中國經濟轉型取得的成果。即使不能公開讚揚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取得的成就,也不能完全無視客觀事實,對中國經濟說三道四。

  我們多次指出,新自由主義強調市場作用,凱恩斯主義強調政府的作用,表面上看,二者之間水火不相容。但是,只要瞭解凱恩斯主義產生的背景,瞭解新自由主義實質內涵,人們就會發現,在資本主義經濟基本假定方面,二者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通俗地說,凱恩斯主義強調政府開足馬力,發展資本主義重要性。新自由主義強調應當充分發揮市場作用,解決資本主義條件下市場經濟出現的問題。凱恩斯從來沒有否定資本的作用,當然更沒有否定市場經濟的作用,凱恩斯只不過是在經濟遇到困難的時候,強調政府應當發揮財政貨幣政策的作用,拉動經濟增長。

  當凱恩斯和哈耶克站在倫敦屋頂上辯論的時候,他們共同出發點是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哈耶克反對政府干預經濟,認為這是通向奴役之路。凱恩斯並沒有從根本上否定市場的作用,只不過強調在特殊時期,應當加大政府投資,依靠出口增加財富,增加戰爭資源。非常不幸的是,無論是新自由主義還是凱恩斯主義,都把投資、出口、消費這幾個不同層次的問題生拉硬拽到一起,作為刺激經濟增長的手段。沒有收入增長的消費不可持續,發行貨幣增加居民紙面上的收入,只會引發通貨膨脹,財富擁有者從中受益,絕大多數工薪階層利益受到損害。跳出西方經濟學歷史窠臼,才能看清中國經濟的本質。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