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東亞安全

旺報社評:東風新型飛彈已改變區域均衡

2019-10-07 10:18:42
東風17高超音速飛彈10月1日首度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的大閱兵中公開亮相。(來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10月7日電/10月1日中共建政70周年,在天安門舉行閱兵式,秀出近年研發成功並實戰化部署的新式飛彈等新銳武器,其中包括對美國構成挑戰的“東風41型”、“東風17型”、“東風-21D”及“東風26”飛彈。其中,“東風41型”及“東風17型”飛彈令人矚目,因其對美國最具威懾能力。

  “東風41型”射程長達1.2萬至1.5萬公里,可攜帶6至10枚難以攔截的高機動性分導式彈頭,既可從陸地及鐵路移動平台發射,亦可用井式發射裝置發射,幾乎可以攻擊地球上任何目標。據美聯社報道,“東風41型”能突破美國及其盟國目前部署的所有類型飛彈防禦系統,大陸將之稱為“國之重器”。

  此外,“東風17型”飛彈為閱兵中的另一焦點,其高超音速(hypersonic)設計,目前還沒有其他國家採用,它的音速5倍以上速度及以極低飛行高度使用分導式多彈頭技術投送彈頭特點,使其難以被偵測及攔截。高超音速飛彈屬全新概念武器,現有反飛彈系統理論上皆無法攔截。

  英國詹氏防衛周刊亞太區主編多明蓋茲(Gabriel Dominguez)認為,“東風17”顯示出大陸在高超音速飛行器的開發及操作部署上“可能會讓美國人十分驚訝”。美國將“東風17”視為對區域穩定的威脅,因其高超音速大幅壓縮遭攻擊方判斷是否以核武還擊的時間。大陸的飛彈攻擊能力大幅提升,加大美國航空母艦戰鬥群進入“太平洋第二島鏈”以內的風險,增加美國向西太平洋投放軍力的代價,以阻卻美國介入可能的台海戰爭。

  在大陸秀肌肉的次日,美國成功試射“義勇兵3型”(LGM-30 Minuteman)洲際彈道飛彈,以反制大陸的飛彈軍力展示,展現保障美國本土及盟邦的安全的決心與能力,亦即北京發展中的“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戰略不足為懼。

  誠然,大陸改革開放後致力於軍事現代化,取得一定的成就,雖說在全球戰力上,大陸仍無法超越美國,但美國國防部2019年《印太戰略報告》評估,若美國的對手(中國大陸)決定動用武力,北京將在戰爭初始階段取得局部優勢,以快速造成既成事實(fait accompli),達到有限目的,使美國及其盟友難以回應。美國前國防部副部長沃克(Robert Work)甚至悲觀預測陸、美開戰,美國將落敗。

  大陸的軍力躍升亦成為日本2019年《防衛白皮書》的析論重點,將中國大陸軍力提升視為最主要威脅。日本防衛大臣河野太郎指出,中國大陸在西太平洋部署空中及海上裝備,以及頻繁地通過對馬海峽進入日本海。日本防衛省官員認為,面對來自中國大陸的威脅,日本需要提升阻嚇力量,加強飛彈防禦能力及戰機戰鬥力。

  日本與大陸仍未脫“安全困境”,雖說中日關係近年來漸趨升溫,但雙方之安全互信不足,關係仍處於“低位穩定”上,大陸駐日大使孔鉉佑所言之強化夥伴意識,摒棄對手思維的中日關係未臻成熟。然而,面對軍事強大的中國大陸,日本須防衛與外交雙管齊下,除維繫美日同盟外,亦須與中國大陸交往,以獲致日本所欲之安全。

  在中美關係不睦,北京對中日關係改善態度轉趨積極,對安倍來說乃求之不得,因與中國大陸保持良好關係,在政權運作上是不可或缺的,此為日本國家利益之所繫。日本前駐北京大使宮本雄二曾言,對日本而言,中國在任何時代都是重要的國家,此無關主政者個人主觀之好惡。

  隨著中國大陸的軍力增強,其與周邊國家之軍力平衡將朝向對北京有利的方向變化,但操作“亡國感”(芒果乾)無助安全的確保。二戰前的日本面對不利的東亞國際政治情勢,曾大肆鼓動“亡國感”,將日本人民帶向日本右派所稱“自存自衛”戰爭,但歷史不站在日本這一邊,“太平洋戰爭”日本以幾近“滅國”的慘敗作收。歷史殷鑑不遠,安倍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台灣亦復如是。“辣台妹”蔡英文販售的“亡國感”可休矣,否則即使贏得選舉,亦要輸掉台灣。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