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兩岸專區

中評論壇:習近平講話回答時代之問

2024-04-18 00:13:12
與會者合影(中評社 盧哲攝)
4月17日上午中評智庫基金會在香港總部舉辦思想者論壇(中評社 盧哲攝)
中評智庫基金會董事長、中國評論通訊社社長郭偉峰(中評社 盧哲攝)
中評智庫基金會執行長、高級研究員、中國評論通訊社總編輯羅祥喜(中評社 盧哲攝)
中評智庫基金會副執行長、高級研究員、中國評論通訊社常務副總編輯陳耀桂(中評社 盧哲攝)
中評智庫基金會研究員、中國評論通訊社編輯委員束沐(中評社 盧哲攝)
中評智庫基金會研究員、中國評論通訊社助理總編輯林艷(中評社圖片)
中評智庫基金會研究員、中國評論通訊社助理總編輯郭至君(中評社圖片)
  中評社香港4月18日電(中評社報導組)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4月10日在北京會見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一行並發表重要講話,4月17日上午,中評智庫基金會在香港總部舉辦思想者論壇,重點圍繞“習近平‘習馬會’重要涉台論述解讀”這一主題展開研討,深度解讀了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的重要意涵與影響。

  與會者一致認為,在當前兩岸關係處在最麻煩、國際社會處在最危險的特殊時期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習馬會上的重要講話具有重大意義,內涵豐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論,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國家完全統一開闢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提升了更高的思想境界。同時,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也表明了對解決台灣問題的信心與耐心,並且清晰地告訴了全世界:中國人、中華民族的最終選擇,歸根結底,就是堅定不動搖地走和平與發展的大道,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中華民族有決心有能力實現兩岸統一與偉大復興。

  此次論壇由中評智庫基金會董事長、中國評論通訊社社長郭偉峰主持;評論員有中評智庫基金會執行長、高級研究員、中國評論通訊社總編輯羅祥喜,中評智庫基金會副執行長、高級研究員、中國評論通訊社常務副總編輯陳耀桂,中評智庫基金會研究員、中國評論通訊社助理總編輯郭至君,中評智庫基金會研究員、中國評論通訊社助理總編輯林艷,中評智庫基金會研究員、中國評論通訊社編輯委員束沐。

  中評智庫基金會董事長、中國評論通訊社社長郭偉峰在開場白說,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4月10日下午在北京會見馬英九一行,並發表了涉及兩岸關係重要的講話。這次的講話背景正處在兩個特殊時期,一是兩岸關係處在最麻煩的時期,二是國際社會處在最危險的時期,共同的特點就是面臨或者陷入了戰爭的危機,難於自拔,兩岸和平或世界和平或將毀於一旦。兩岸怎麼辦?世界怎麼辦?就成了時代之問。對於這樣的時代之問,有能力、有實力進行回答的國際政治領袖在全世界堪為鳳毛麟角。兩岸以及全球的目光都落在了習近平身上。習近平的講話,清晰地告訴全世界:中國人、中華民族的最終選擇,歸根結底,就是堅定不動搖地走和平與發展的大道,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中華民族有決心有能力實現兩岸統一與偉大復興。這是對時代之問的習近平之答!中評智庫基金會與中國評論通訊社長期堅持傳播、學習、研究習近平的涉及台灣問題與兩岸關係的論述,對於習近平今次的講話,我們已經採訪了兩岸乃至美國近百位專家學者、政黨及各界人士,進行深入全面的解讀,在輿論場上,蔚為壯觀,獨此一家。作為站在思想者肩膀上的中評的專家學者,我相信大家的觀點也一定會非常精彩。

  郭偉峰認為,在這次講話中,習近平全面深入、高瞻遠矚地闡述了“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論,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國家完全統一開闢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提升了更高的思想境界。習近平總書記向兩岸中國人發出的時代召喚!國土不能分、國家不可亂、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斷,這是中華民族的共同信念,也必須是兩岸同胞的信念!過歷史的脈絡,應該感受得到,從民族意識的覺醒,到民族意識的形成,又到民族意識的轉變,再到民族意識的提升,中國一路走來,坎坷不易。現在到了民族意識創新,並進入了新時代民族意識需著力推動民族復興的時代。習近平及時把握了時代的脈搏與歷史節點。習近平在今次講話中關注的歷史節點,就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超越現狀,面向未來,在最重要的時間節點對兩岸中國人發出的一次時代召喚!

  郭偉峰指出,在“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論中,習近平闡述的四個堅定,夯實了中華民族能夠屹立於世界的思想支柱。習近平在講話中承諾讓全體中國人過上更好的日子的同時,重點承諾要讓台灣同胞過上好日子,承諾會同台灣同胞分享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機遇,共享祖國大陸發展進步成果。這是習近平“兩岸一家親”理念的再次彰顯。“兩岸一家親”理念是對台理論的重大創新,是指引兩岸關係向前發展、促進兩岸和平統一的最為重要的理念之一。關於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的闡述,也是習近平的創新論斷,是習近平多年前首次提出的一種治國理政思維理念。兩岸命運共同體與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的豐富內涵,也幾乎是在同一時期完成的。習近平的中華民族復興思想完全是在新的時代、新的高度、新的內涵中創新構建的思想體系,把完成祖國統一的歷史使命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緊密聯繫起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幾代中共領導人與中國人民的理想、目標與追求,習近平承擔歷史重任之後,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內涵進行了深入的思考與論述,提出了大量的新觀點,形成了完整的思想體系。

  中評智庫基金會執行長、中國評論通訊社總編輯羅祥喜認為,習近平總書記會見馬英九一行的講話,是一次立足當下、面向未來、寄語青年的重要涉台論述,內涵非常豐富,至少有五個特點:一是從國家統一和民族復興的高度,用四個“堅定”完整論述了中華民族與兩岸關係發展的內在聯繫,強調要從中華民族整體利益和長遠發展來把握兩岸關係大局;二是用通俗、形象的語言,論述了兩岸同胞的共性和兩岸關係的性質;三是寄語青年,面向未來;四是以台灣同胞福祉為念,向台灣同胞表達深情厚意與莊重承諾;五是對“台獨”分裂活動和外部勢力干涉保持警惕。

  羅祥喜說,在國際局勢那麼紛亂動蕩、台海形勢如此複雜嚴峻的當下,習近平總書記能夠就兩岸關係發展,發表如此冷靜平和、如此有溫度的涉台論述,既反映了習近平的戰略定力和戰略自信,向台灣同胞表達了深深的情意,表明中國大陸的和平發展、融合發展政策不變,也對國際社會再次表達中國的原則立場,即台灣問題是整個中華民族的核心利益,是中國的內政,是兩岸中國人自己的事,不容任何外部勢力的干涉。習近平重要講話,對兩岸關係的發展具有很大的現實指導意義。

  中評智庫基金會副執行長、中國評論通訊社常務副總編輯陳耀桂認為,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10日下午在北京會見馬英九一行時發表的講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對台政策講話,講話注重從中華民族的角度論述兩岸關係,這是新形勢下大陸對台工作論述的一個新變化,蘊含新的政治訊息;講話強調中華民族,將進一步促動兩岸各方面的交流對話;講話充分展現對解決台灣問題的高度自信與耐心;講話充分說明大陸希望以最符合中國整個國家利益的方式,包括兩岸中國人利益的方式來實現統一,不想看到中國人骨肉相殘,那不是中國人的做事方式。

  陳耀桂認為,“習馬二會”及習近平講話釋出很多重要政治訊息。其中,傳遞給台灣方面的是,大陸堅定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只要不分裂國家,只要認同兩岸都是中國人、一家人,兩岸同胞完全可以坐下來談;反之,若仍然堅持不接受“九二共識”,雙方將無法對話,僵局將難以打破。台海穩定是台灣絕大多數人的關心、利益所在。台灣社會主流民意希望兩岸以對話替代對抗,多數民意肯定馬英九訪陸及“習馬二會”舉行,認為有緩和敵意及追求和平的政治作用。傳遞給美國及其他外部勢力的訊息是,“中華民族的命運牢牢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中”,兩岸自己解決問題,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絕不讓步。台灣問題是美國為戰略性打壓中國而製造的一個籌碼,中國一直堅持理性、冷靜處理。中美關係中的台灣問題“不確定、不穩定”,是中美關係中最大、最危險的問題。

  中評智庫基金會研究員、中國評論通訊社編輯委員束沐認為,北京“習馬會”的重大理論意義在於:以“中華民族共同體思想”豐富兩岸關係與國家統一理論,回答了長期以來困擾兩岸關係發展和對台工作的一些理論困惑和認識問題,從中華文明五千年積累的歷史規律和歷史智慧中尋求解決台灣問題的方向和方案。習總書記北京“習馬會”上的四點意見,是習近平文化思想對國家統一理論的豐富和發展:從中華民族共同體思想的框架之下,深入思考兩岸和平統一的政治基礎、文化基礎、思想基礎之間的關係;從中華民族綿長福祉的脈絡之下,深入思考兩岸各領域、各階層、各界別交流交往、交融交心的方法論與路線圖;從“大一統”與“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歷史觀視域之下,思考兩岸關係現狀以及統一後“兩制台灣方案”。

  束沐指出,在賴清德即將開始四年任期背景下,北京“習馬會”上提出“中華民族共同體思想”對兩岸關係、對台工作的指導意義,主要可以體現在四個方面:只要民進黨當局認同兩岸同屬中華民族、承諾不分裂國家,兩岸有望逐步恢復良性互動;在“兩岸一家人”認同基礎上,大陸與島內各黨派、各階層人士交往都不存在任何障礙,懷有最大善意;“文化台獨”是對台灣民眾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最大威脅;充分利用“閩台親上親”的得天獨厚優勢與資源,以“廈金(福馬)共同體”建設為牽引,增進兩岸命運共同體、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作為新加坡習馬會和北京習馬會現場報導的親歷者和見證者,中評智庫基金會研究員、中國評論通訊社助理總編輯林艷表示,在當前台海局勢嚴峻複雜、國際風雲變幻的形勢背景下舉行習馬會,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第一,歷史意義集中體現在習近平總書記首次全面系統地論述了中華民族視角下的兩岸觀,清晰指出了兩岸共同構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目標和方法。她認為,中華民族視角下的兩岸觀,超越了過去兩岸關係“國”“府”之論的範式,以新的高度帶來了新的感召力和生命力。從中華民族視角看兩岸,一是有利於看清民族復興大進程中的台灣角色、台灣方位;二是有利於最大程度爭取台灣人心,“中華民族論”無疑是極富感召力的最大同心圓;三是有利於增進對解決兩岸關係問題的戰略定力,對兩岸的最終統一既要有歷史信心,也要有歷史耐心,一定要站在對民族負責的高度努力尋求最佳路徑。

  第二,現實意義突出反映在習近平總書記為當前台海局勢把脈定調,指明了破局前行的正確方向。林艷認為,習總書記講話釋放了三個重要信號:一是表明大陸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策和決心沒有改變,有力回擊了所謂“大陸武力統一”的炒作言論;二是為正確處理兩岸關係拓展了政治基礎,為兩岸政治話語對接拓展了新的空間,也最大程度地展示了大陸政治解決台灣問題的誠意。三是再次強調了交流交融的重要性,向台灣民眾表達了兩岸要互動交流的善意,更首次提出了“交融”的新境界。

  第三,長遠意義深刻蘊含於習近平總書記借首次會見台灣青年之機,對島內青年進行喊話,繪就兩岸青年共同未來的願景。林艷表示,習總書記在講話中回答了台灣青年之於中華民族與兩岸關係的一系列問題,指明了民族復興進程中青年群體的重要性;對兩岸青年成長成才提出了希望和寄語,指明了未來兩岸青年之間應當構築一種什麼樣的關係,也點出了要防止兩岸長期分離狀態對同胞之情的代際傳承產生影響;最後也對台灣青年發出了歡迎信和邀請函,對台灣青年投入兩岸融合發展的大進程發出了感召、釋放了紅利。

  中評智庫基金會研究員、中國評論通訊社助理總編輯郭至君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講話上提及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概念包含在他所倡議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概念當中,在當前兩岸關係複雜嚴峻的情況下,這不僅是在向台灣民眾,也是在向世界各國傳遞中華民族堅守和平發展方向與道路的明確信號。提煉這兩個概念的核心內涵,會發現之中有相通的部分,那就是都強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美其美,美美與共”,而如若按照家、國、民族、人類這樣的從小到大的邏輯順序來排列的話,則可以解讀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其中重要組成部分。近些年來,無論是島內分裂勢力、外部干涉勢力還是各方一些悲觀聲音都認為,兩岸和平統一已經漸行漸遠,甚至還劃出了所謂“武力解決”的時間點。這是因為,由於民進黨在島內執政多年,兩岸和平發展確實受到一些干擾,但大陸方面一直有著堅定的信念,堅信兩岸關係的時、勢、義在我們一邊,兩岸關係發展的主導權在我們手上。不管什麼時候,什麼條件,無論哪一黨在島內執政,我們都會大力推動兩岸和平發展、融合發展。所以,只要仔細研讀習近平總書記近年來的歷次涉台講話,都不難發現,和平統一的答案始終貫穿其中,從未改變。

  郭至君認為,雖然二戰已結束七十餘年,但看看當今的國際地緣政治則會發現,美國的理論與措施已力不從心,二戰後的國際安全理論完全解決不了現實問題,國家和國家集團之間在安全上互不信任、互為威脅,處在一種複雜的安全困境裡無法掙脫,台海局勢、東北亞地區安全對抗、俄烏戰爭、中東局勢等等,無一不提醒我們思考在當今世界兵凶戰危的境況下,我們有沒有“解套”的方案?答案其實已經存在,就是中國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概念。習總書記選擇在此時這樣表述,證明中華民族會在“人類命運共同體”里擔當先鋒作用和追求和平的示範作用。中華民族有能力、也有信心率先實踐並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總書記的話不僅對兩岸的和平發展,也對世界的和平發展有重大貢獻和啟示。習近平總書記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概念是重構世界和平的最重要、最具智慧、格局最高的方案,中華民族共同體也必定是全球穩定與和平發展當中不可或缺的最重要力量。

  此次思想者論壇更多精彩觀點內容將陸續在中評網、《中國評論》月刊上發表。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