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陸新聞

“文化走廊”散發古老又青春氣息

2024-04-30 11:42:18
  中評社北京4月30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編者按:2019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敦煌我一直是向往的,河西走廊我是希望走到的。”2019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甘肅考察首站來到敦煌——河西走廊的最西端。

  河西走廊東起甘肅武威市烏鞘嶺,西至敦煌市玉門關,長約1000公里,夾在祁連山與馬鬃山、合黎山、龍首山等山脈之間,因地處黃河之西、狹長如走廊而得名。戈壁烈日、綠洲白楊,作為古絲綢之路的樞紐路段,東西方文明曾在這裡交匯,商旅絡繹、駝鈴不絕。

  新時代,河西走廊又是什麼模樣?本報今起推出“新時代河西走廊見聞”系列報導,記者行走甘肅酒泉、嘉峪關、張掖、金昌、武威等“河西五市”,感受和展現新時代河西走廊的萬千氣象。

  今天的河西走廊,如春風吹度玉門關,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保護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散發出中華文化的青春氣息。

  河西走廊是一條文化走廊,擁有敦煌、張掖、武威3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匯聚莫高窟、嘉峪關、玉門關遺址等5處世界文化遺產。記者走進被譽為絲綢之路上的明珠——敦煌市,馬上感受到一種穿越感:古今衹有一步之遙。

  源遠流長的歷史,探照出中華文明的突出連續性。“如果只能參觀一個絲路遺址,去敦煌。”美國歷史學家芮樂偉·韓森曾這樣說。

  以技術傳承文化,今天“數字敦煌”讓千年壁畫、藏經洞文獻等實現向全球開放,現場參觀和“窟外看窟”,讓人既感受到敦煌文化永恒的燦爛,又能看到在新時代煥發出的“數字文化”風采。

  因絲綢之路而生的敦煌,今天再因共建“一帶一路”而興。作為我國首個以“一帶一路”國際文化交流為主題的綜合性博覽會,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自2016年至今舉辦了6屆。在不同國家的文明交流對話互鑒中,生生不息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正在創造中的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匯合,奔湧向前。

  舞從敦煌來,舞向世界去。甘肅省歌舞劇院創作的舞劇《絲路花雨》,取材於敦煌莫高窟壁畫藝術。

  這部中國經典舞劇從1979年首演至今,已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演出超過3900場,觀眾逾530萬人次,成為中國舞劇演出場次、觀看人次、演出國家和地區最多的劇目。

  2019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敦煌研究院主持召開座談會期間,詢問了《絲路花雨》等優秀文化作品創作生產和“走出去”的成功經驗。

  一部敦煌舞劇“走出去”,萬千敦煌粉絲“走進來”。2021年6月,“絲路花雨”旅遊專列推出,自北京首發後一路向西,沿途串起張掖、嘉峪關、敦煌等旅遊城市,開啟新時代河西走廊人文之旅。

  “有的人因喜愛《絲路花雨》走進敦煌,有的人因著迷敦煌文化留了下來。”在敦煌經營旅行社的陳曉斌說。

  9年前,來自俄羅斯的奧莉婭第一次走進莫高窟,被滿壁風動的飛天深深吸引;5年前,她考取了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的博士研究生。

  “千年的莫高窟裡,裝著‘世界的敦煌’。”隨奧莉婭走進莫高窟,順著冷光手電筒照射的方向看去,不時可以看見高鼻梁、深眼窩、黃頭髮的外國人形象,奧莉婭在這裡深切感受到敦煌文化的開放包容。

  作為志願者,奧莉婭參與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的同聲傳譯工作,近年來參與翻譯了《走近敦煌》《中國河西走廊》等書籍,被甘肅省政府授予外國專家“敦煌獎”。

  新時代,文化和科技融合,莫高窟有了“數字生命”,古老的石窟不僅“活起來”,更重要的是實現文物相關數據信息的永久保存。

  近300個洞窟的數字化攝影采集,逾5萬張檔案底片實現數字化,觸網“上雲”,一部手機就能指尖游敦煌。微信小程序“雲游敦煌”上線4年來,逾2億人次參與線上互動。

  今年1月,敦煌研究院歷時7年編制的《河西走廊國家遺產線路保護利用行動計劃(2023—2035)》通過國家文物局評審。

  “河西走廊,既是地理界定,也是人文概念。一條絲路古道,折射出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敦煌研究院院長蘇伯民說,文脈國脈緊相連,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河西走廊讓人心向往之。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