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陸新聞

張掖玉米制種基地在科技加持下迎來發展良機

2024-05-02 15:14:29
  中評社香港5月2日電/祁連山下,春光正濃,一輛輛裝有北斗導航系統的大型復式播種機在王新宏面前轟鳴駛過。王新宏看著面前熱鬧非凡的場景,談話間語氣充滿喜悅和憧憬。4月末,甘肅省張掖市國家級玉米制種基地上百萬畝的制種玉米春播全面結束。

  新華社報導,五個墩村位於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沙井鎮。作為五個墩村村支部書記的王新宏期待著,6個月後在這方寬闊平坦的田地上,一粒粒金燦燦的玉米種子收穫、分選、烘乾,然後送往全國各地。

  作為國家級玉米制種基地之一,張掖玉米制種面積常年穩定在100萬畝左右,年產種量4.5億公斤,供種量佔全國大田玉米用種量的50%以上。在祁連山下廣袤肥沃的綠洲灌溉農業區中,五個墩村正是一個憑藉制種玉米走上農田增產增效、農民增收這條“黃金大道”的典型村莊。

  “我們村以前一直種的是小麥和黃豆,但是經濟效益常年上不去。”據王新宏介紹,自2000年開始,五個墩村在政府號召下開始全村種植制種玉米,首年每畝平均純收入就達到了1000元。

  見到實打實的利益後,村民們種植制種玉米的熱情水漲船高,然而零散分佈、高高低低的耕地卻成為了進一步限制五個墩村現代農業發展的瓶頸。

  王新宏指著村口一片500畝的寬闊耕地說:“這裡以前完全不是這個樣子,我們村耕地曾經非常分散,田埂高度、耕地大小都不一樣,每年春耕和收穫的時候,機械進不來,效率很低。”
  2020年開始,以張掖進一步建設國家級玉米制種基地為契機,五個墩村大力實行高標準農田建設。五個墩村探索推行了“一社一塊田”,即改變以往由各家各戶自己管理耕地的模式,將全村的土地以社為單位,破壟、推坡、填坑,把土地由“小地塊”變“大耕地”,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把糧田變成了“良田”。

  “以前春播時,我們用的是手工覆膜機,一個人一天最多就能鋪2畝地。但今天我們用的這種復式播種機,它集開溝、覆膜、點種于一體,一天可以作業50畝。”王新宏手裡捻起一把玉米種子感慨地說,深深感受到了技術革新對於農業生產的巨大影響力。

  與傳統覆膜的拖拉機不同,現在使用的“智能化”拖拉機安裝了北斗導航系統。農機手只需在駕駛室屏幕上設置地塊信息,就能獲取地塊位置,規劃作業路徑,實現精準覆膜作業,直線精度誤差不超過2.5厘米,不僅省時省力,還節省了種植成本,讓春種生產“科技範兒”十足。

  春播結束後,後續的澆水種植等環節現在也是“科技感”滿滿。“現在引入了水肥一體化設備,採用膜下滴灌技術,節水、節肥、節省人工,種植面積和產量都有所增加。”王新宏說,在澆水施肥時只需要通過手機操作便可完成上百畝土地的作業,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

  近年來,張掖市進一步實行玉米制種基地競爭性配置改革,推動優勢企業與優質基地深度融合發展,實現種業提質、農民增收、企業增效、政府增稅的多贏效果。在河西走廊的良田沃土中,還有千百個“五個墩村”迎來“黃金時期”。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