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萃大觀

將莫高窟“畫”進數字世界

2024-05-07 17:08:27
  中評社北京5月7日電/據光明日報報導,在敦煌莫高窟,一群年輕人將莫高窟“畫”進數字世界,“復活”千年藝術,以青春芳華守護石窟瑰寶。

  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保護團隊,用數字技術高精度還原石窟和壁畫藝術原貌,讓世界各地觀眾可以跨越時空,感受敦煌文化的浩瀚之美。

  在敦煌莫高窟的靜謐之中,一台第四代壁畫高保真自動拍攝設備沿著軌道緩緩移動,它像一位沉默而專注的攝影師,用精密的鏡頭捕捉著牆上的每一寸細節。隨著快門的“哢嚓”聲,歷史的塵埃似乎被輕輕拂去,壁畫的每一個細節被永久定格下來。

  在文物數字化研究所,工作人員用自動拼接軟件,將這些分散的影像拼接成一幅幅完整的壁畫圖像。

  2006年4月,敦煌研究院數字中心成立,數字化保護工作日益精準。2014年,數字中心更名為文物數字化研究所。截至目前,研究所聚集了110名專業技術人員,他們來自計算機、攝影、藝術設計、視頻編導、動漫等多個學科,形成了一個跨學科的文物保護人才團隊。

  丁曉宏是文物數字化研究所副所長。他介紹,除了壁畫,他們還採用了先進的激光掃描和三維重建技術,對莫高窟中的珍貴大型彩塑進行詳細的數據采集。通過這些技術手段,他們將洞窟中的文物轉化為立體的數字模型,從而為每一件文物創建一個詳盡的數字檔案。

  截至目前,團隊完成了295個洞窟的高精度采集工作、186個洞窟的全景漫游節目製作和7處大遺址三維重建,形成了數字化壁畫圖像、洞窟結構和彩塑三維數據、虛擬漫游節目等海量數字化資源。這些無價之寶以數字化的形式,突破時空的限制,被更多的人所瞭解和欣賞。

  2016年5月,“數字敦煌”資源庫正式上線,面向全球共享30個洞窟、高清壁畫圖像和文字解說,目前訪問用戶遍布全球近80個國家,訪問量超過2200萬人次。

  “數字化讓文物走出博物館,抵達世界各個角落,激發了人們要去現場看一看實物的想法。”敦煌研究院院長蘇伯民說。

  緬甸蒲甘古城他冰瑜寺以其精美的壁畫聞名於世,這裡的壁畫同樣面臨著自然侵蝕和人為破壞的雙重威脅。

  2023年,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保護團隊邁出國門,承擔了援緬甸蒲甘他冰瑜寺修復項目壁畫保護信息提取技術合作項目,對蒲甘他冰瑜寺的壁畫進行了高精度的數字化采集。

  他們採用了高分辨率攝影、三維掃描和激光掃描等技術手段,精確記錄了壁畫的每一個細節,包括顔料的層次、壁畫的紋理以及可能存在的裂縫和剝落區域。

  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保護團隊傾囊相授,把“數字敦煌”項目的成功經驗分享給緬甸的文物保護專家,傳授了數字化技術在文物保護中的應用方法,幫助緬甸培養了一批專業的文物數字化保護人才。

  2023年4月,在國家文物局指導下,敦煌研究院打造的“數字藏經洞”正式上線,上線一周內就有超過1400萬用戶進入小程序體驗。隨著“數字藏經洞”國際版發布,海外用戶也可一鍵“穿越”,領略以敦煌為代表的中華文明。

  無論是面向國內用戶還是國際用戶,將蘊含豐富歷史信息的敦煌文化以易於理解的方式呈現給大眾,充滿挑戰。雖然許多人能夠直觀地欣賞敦煌壁畫的藝術之美,但要深入理解莫高窟背後蘊含的歷史信息並非易事。所以在設計“數字藏經洞”時,團隊融入了交互式設計理念,降低不同文化背景用戶理解和接觸敦煌文化的門檻。

  “數字藏經洞”不僅在數字世界復現文物,更結合了遊戲化的思維,努力呈現文物背後的歷史故事。進入“數字藏經洞”以後,用戶可以從6個人物形象中選擇扮演1個,“穿越”到晚唐、北宋、清末等歷史時期,經歷洞窟開鑿、封藏萬卷、重現於世、文物流散到再次聚首的過程,以類似親身體驗的方式與歷史發生互動。

  通過技術手段打破文化交流的壁壘,幫助海外用戶更容易理解和欣賞敦煌文化,助力敦煌文化在海外“出圈”。未來,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保護團隊將繼續他們的守護之旅,借助科技的力量,讓“一眼千年”的驚世容顔再續。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