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上海:鼓勵醫務人員擔綱健康科普“主力軍”
http://www.CRNTT.com   2022-10-06 09:48:31


  中評社北京10月6日電/據上觀新聞報導,上海市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38.25%,已創下連續14年新高,這其中健康科普功不可沒。推動上海健康科普整體發展,人才是關鍵。近日,市衛生健康委、市健康促進委員會辦公室啟動首輪上海市健康科普人才能力提升專項,重點培養運用健康科普和健康傳播手段、從大眾視角普及醫學和健康知識、促進人群養成健康生活方式的高端科普人才和青年英才。9月29日啟動的專項評審會上,從院長、專業大家到臨床醫生積極投入參與,同時攜手團隊打造更多矩陣,激活更多科普活力。

  切入民生關切

  近視防控是我國青少年兒童的健康大課題。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院長周行濤帶領醫院團隊,通過“近視小飛俠”等多個科普品牌系列,將近視防控健康科普送到萬千兒童的身邊。團隊致力構建以醫生為先導的近視防控體系,不斷拓展至全國各地,同時發展出一支龐大的志願服務隊伍。

  華東醫院副院長保志軍帶領團隊聚焦“老年衰弱”這一老齡化社會的重要問題,通過知衰弱、防衰弱、測衰弱、善飲食、勤運動等方面進行重點科普干預,讓更多老人能夠提升老年生命質量。

  “改變‘醫生本位’的邏輯,轉為受眾導向,從受眾的需求出發,設計科普宣傳的路徑與方式。”市胸科醫院黨委書記鄭寧表示,要通過短文、視頻、直播、講座、義診的五位一體,真正讓科普落地,讓科普造福百姓。

  打造更多科普矩陣

  “一起說句心裡話。”這是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臟超聲診斷科主任醫師程蕾蕾多年來做科普的座右銘。既是臨床醫生,也是作協成員,她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與患者聊聊疾病防治,近年來筆耕不輟,出版作品包括《說句心裡話》系列等。“我希望將一個個晦澀難懂的醫學知識點,用平實的語言、細膩的筆觸進行最有效的‘翻譯’與‘解釋’,讓大家都能及早預防心血管疾病。”下一步,程蕾蕾還將構建全媒體矩陣,帶領核心團隊不斷擴大健康科普的傳播效應。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