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英倫漫話 三百年前的通信
http://www.CRNTT.com   2024-04-18 10:48:25


圖:英國青年本.布朗(Ben Browne)記錄自己一七一九年離鄉到倫敦生活的信件,在坎布裡亞郡博物館展出。\圖片來源:National Trust
  中評社北京4月18日電/據大公報報導,當十八世紀英國詩人塞繆爾說出“如果你厭倦了倫敦,你就厭倦了人生”時,他應該不會想到,在倫敦有一位青年卻體驗著與他所描述的不一樣的生活。

  這位名叫本.布朗的青年來自英格蘭北部的小村莊,他懷揣著希望和夢想,於一七一九年離開家鄉隻身前往倫敦。剛到倫敦的時候,眼前車水馬龍、光怪陸離的景象曾讓他大開眼界,但日子久了,他也面臨諸如房租貴、工作累等一系列問題,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否在虛度光陰。最終他在倫敦漂泊了十六年之後,又回到故鄉附近湖區的家庭農舍。而他在倫敦期間所經歷的一切,都以通信的形式詳細地記錄下來,其中大約六十五封信有幸保存至今,早前這些信件在坎布裡亞郡博物館對外展出,讓人們得以一窺當時倫敦生活的面貌以及他個人的心路歷程。

  在這些信件中,布朗生動地描述了倫敦新生活,比如為融入倫敦這個大千世界,他保持著活躍的社交生活。一方面,他努力結交新朋友,經常在市中心法院、酒吧雲集的著名艦隊街吃喝應酬。另一方面,他也熱衷購買書籍,提升個人的文化素養。根據布朗的後人捐獻給圖書館的家傳書籍,許多書的購買日期正是布朗在倫敦生活的時間,並且有些書上面還有他本人的親筆註釋,這些書籍題材廣泛,包括愛情小說、虛構作品和莎士比亞戲劇等。

  布朗作為年輕人也緊跟時尚,購買長襪、馬褲、假髮和其他新生活必需的物品。他在信中希望父母不會認為他過於奢侈,因為在他看來,他買的這些東西與倫敦人的穿戴相比仍顯寒酸。此外,他也幫助家人、親友和鄰居代購倫敦才有的時髦商品,例如他在信中羅列了採購清單:給父母寄的幾個鼻煙盒、一些巧克力和咖啡;替親戚買的假髮箱、密封蠟和銀頂針;幫友人買的帽子、兩條項鏈、一件男士禮服和一件女士鬥篷等。但正是這些主動和被動的消費,增添了布朗的經濟壓力。

  布朗在書信中常提到的話就是──請家里趕快匯款,這裡什麼都貴。日常消費只是一部分,他的最大開支是房子租金,他經常在信中要求家人寄錢來支付房租,雖然沒有透露具體金額,但以他的生活軌跡判斷,房子應位於繁華的倫敦市中心,租金之高可想而知。他在信中亦透露,自己接受了律師助理培訓,還和僱主的女傭結了婚,需要花錢的地方非常多。而他的工作收入似乎並不理想,並且上班時間很長,從早上八點到晚上八點,主要就是複製法律文件,他很惱火地發現,自己收穫不大,形同給僱主當了五年的學徒,實在是虛度青春年華,或許正是因此促使他決定返回家鄉。另外,他在倫敦也見證了社會不公和動盪,像是斯皮塔佛德絲織工廠工人舉行的大規模罷工,讓他覺得倫敦並非如他想像般美好,他在寫給家人的信中說道:“紡織工們發起一次非常大的罷工行動,他們因遭受剝削而飢腸轆轆。”

  正如坎布裡亞郡博物館負責人艾瑪所說,這些信件讓人看到一位年輕人到大城市學習或工作的種種艱辛和時代烙印,但更大的意義卻是揭示了倫敦美麗外表下的殘酷,因為布朗的煩惱與當今年輕人的煩惱沒有太大不同,證明三百年來倫敦一切都沒有真正改變。事實上,從後來不同時代作家在文學作品中對倫敦的描述來看,許多地方和布朗信中的說法的確似曾相識。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