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石齋名跡落何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21 16:41:25  


十二石齋乃廣東四大名園之一。
  十二石齋是廣東的名園,蘇仁山和蘇六朋是廣東著名的畫家,他們所畫的十二石齋圖,當是一件極有價值的名跡。這兩幅名園名跡不知流落何方?由道光年間至今,相距一百多年,不算太久遠,但願這兩幅名跡尚在人間。 

  閑來翻閱古代筆記雜錄,發現清代道光年間廣東著名畫家蘇仁山和蘇六朋,曾先後畫過十二石齋圖。十二石齋又名十二石山齋,乃廣東四大名園之一,舊在佛山松桂裏。原為清初詩人程可則故宅蕺山草堂。滄桑曆劫之後,現已不存。十二石齋的主人梁九圖,字福草,號“十二石山人”,順德人。梁氏富資財,喜結客,工於吟詠,耽愛書畫。家有園林花木之勝,常集當世名士宴聚其間,是清代道光年間的風雅之所。梁氏《十二石齋記》有雲:“憶歲甲辰,遊衡湘歸,購蠟石九,已,複購石三,因顏其齋曰十二石山齋。而張南山司馬、黃香石中翰、陳拙補孝廉俱為之記,四方名士能詩歌者題詩盈篋,爰屬蘇靖虎山人圖之,將泐諸壁矣。” 

  上面這段文字,交待了十二石齋的得名經過,以及四方名士為之作記、題詩、繪圖的情況。文中的“甲辰”乃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張南山、黃香石、陳拙補即張維屏、黃培芳、陳勤勝,三人均有文名;繪圖的蘇靖虎即蘇仁山。蘇仁山是個奇士,素有畫名。據《佛山忠義鄉志》卷十四載稱:“蘇長春,字仁山,順德人。工繪事,擅鉤勒法,不假渲染,以筆之輕重為陰陽。所作山水人物,迥異恒蹊,飄飄有出塵之致。道、咸間主于梁福草比部家最久,為繪十二石齋圖。紙僅數寸,而亭堂軒檻、幾案彝鼎、樹木花竹,靡不悉備。十二石如小指頭,其岩壑峰巒,狀皆逼肖,堪稱妙絕。每語人曰,生平作畫逾千,以此圖為最得意雲。” 

  從上引資料得知,蘇仁山此圖雖“紙僅數寸”,而所繪內容卻不少,且“狀皆逼肖,堪稱妙絕”,當屬精品一流。蘇仁山素擅縱筆作巨幅,如此工細之作卻甚少見,惜未能得睹其廬山面目,頗為遺憾。 

  當時與蘇仁山齊名的有蘇六朋,也曾為梁九圖畫過十二石齋圖。據張維屏《十二石齋記》稱,十二石齋落成,梁九圖曾“屬蘇君枕琴繪圖而請餘為記”。蘇枕琴即蘇六朋,在道光年間畫名甚大。據汪兆鏞《嶺南畫征略》卷十載稱:“蘇六朋,字枕琴,順德人。畫人物得元人法,亦效黃癭瓢,時有奇效,作細筆者尤佳。道光間,張維屏、黃培芳諸人修禊,多屬六朋繪圖。”可見,蘇六朋是文人雅聚時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蘇六朋亦能詩,他為梁九圖畫了十二石齋後,在圖上題了一首詩,詩雲:“九曜池邊九拳石,遺聞今已缺其一。何來十二碧芙蓉,高下位置吟齋中。點綴丹黃入幾席,與君共有元章癖。何日攜琴石上眠,自家添個眠琴客。”此詩由南漢時的九曜石談到眼前的十二石,最後表示欲“攜琴石上眠”的意願,頗為自得。 

  當年,十二石齋建成,梁九圖曾遍邀四方名士前來賞覽,題詩作記留念。蘇仁山和蘇六朋繪圖後,又請人覽圖題詩。大大小小的題贈,共有108家。其中最著者有張維屏、黃培芳、陳澧、譚瑩、羅天池、梁廷、熊景星、吳炳南、曾釗、溫訓等。後來,梁九圖把這些大小題贈,並附各人的部分詩作,輯成《十二石山齋叢錄》八卷,刊行問世。 

  為十二石齋圖題詩的,共有梁廷、黎耀宗等30人。由於《十二石山齋叢錄》沒有點明所題的山齋圖是誰人所作,故而這30首題圖詩,就不知是題蘇仁山抑是蘇六朋的了。這些題畫詩,都十分稱道繪畫者的畫技不凡。有贊“丹青妙與石傳神,繪出玲瓏骨相真”的,有稱“披圖怪石見十二,翠色飛落沾衣裾”的,有譽“梅花香淡藤花濃,併入雲林尺幅絹”的;更有細述畫面及觀感的,詩雲:“披圖取次觀,窗虛靜生白。十二青芙蓉,分置若布弈。透瘦複嶙峋,幻出非一格。護以紫藤陰,間以琅玕碧。逍遙畫裏身,顧盼安且適。不禁神為馳,轉令懷今昔。”山齋主人梁九圖喜紫藤花,有居室名紫藤館,著有《紫藤館詩鈔》,故題圖者多有詠及“藤花”或“紫藤”的,而詠“十二石”就更是題中應有之義了。 

  十二石齋是廣東的名園,蘇仁山和蘇六朋是廣東著名的畫家,他們所畫的十二石齋圖,當是一件極有價值的名跡。筆者曾查閱《廣州美術館藏品目錄》,不見有這兩幅名跡;亦曾詢問廣東省博物館從事書畫鑒藏的有關人員,也說不見有這兩幅藏品。這兩幅名園名跡不知流落何方?由道光年間至今,相距一百多年,不算太久遠,但願這兩幅名跡尚在人間。書畫的流轉性很大,不知這兩幅名跡,可會流到國內外其他博物館或美術館否?如果某一天這兩幅名畫能重現人間,那就是藝壇的喜事了!(來源:金羊網)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