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敬畏與叛逆:愛因斯坦信仰上帝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8-11 11:22:39  



  泰爾穆德還幫助愛因斯坦探究數學的奧妙。在愛因斯坦接受學校的幾何學課程教育兩年前,泰爾穆德就給了他一本幾何學的課本。當泰爾穆德每週四來的時候,愛因斯坦會很開心地給泰爾穆德看他那個星期解決的問題。起初,泰爾穆德能夠幫助他,但是很快他發現他的“小學生”超過了他。“一小段時間後,也就是僅僅幾個月的時間,他把整本書上的題都做完了,”泰爾穆德回憶說,“他的數學天才超乎尋常,他不斷飛躍,很快達到了一個我根本無法企及的高度。”

  愛因斯坦對科學和數學的接觸使他在12歲時有了一個突然的轉變:他放棄了信仰猶太教。“通過閱讀流行科學書籍,我很快就深信《聖經》中的大部分故事都是不真實的。那是一個決定性的印象。”後來愛因斯坦也承認,那個時候,他放棄信仰有點激進,並沒有冷靜和理性的思考。

  ●對宇宙中難於理解的奧秘保持絕對的謙卑,這就是他的宗教。

  然而,愛因斯坦還是保留了從他的童年時起就對宗教形成的深刻信仰、尊敬、和諧以及美好的印象,他後來用“上帝的思想”來表達宇宙的創造和它的法則。大約在他50歲的時候,他開始在各種論文、採訪和信件中清晰地表達他對上帝信仰那種日漸加深的感激。

  在愛因斯坦50歲生日後不久,他在一次非同尋常的採訪中表達了他從未表露過的宗教觀點。那是他接受喬治•西爾維斯特•維埃裏克的專訪。維埃裏克問他:“你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基督教的影響?”愛因斯坦回答:“在童年時候,我既受到《聖經》的教誨,也得到泰爾穆德的指導。我是猶太人,但是我沉醉在基督教的光明之中。”“你接受耶穌在歷史上確實存在這一說法嗎?”愛因斯坦回答:“毫無疑問!不能感覺到耶穌的確存在,就不能讀懂《福音書》。他的人格在每個詞上跳動。”

  “你相信上帝嗎?”

  愛因斯坦回答:“我不是無神論者。我也不認為我可以稱自己為泛神論者。中間的問題對於我們有限的思維來說太大了。我們的狀況就像個小孩進入到一個巨大的圖書館中,裏面的藏書有許多國家的文字。孩子知道是某些人寫了那些書,但是不知道是怎麼寫的,也看不懂書上的語言。孩子模糊地懷疑書有一個神秘的排列順序,但是不知道是什麼。對我來說,就好像是一個最聰明的人類面對上帝一樣。我們看到宇宙很好地組織、排列著,並且遵循某種法則,但我們只是很模糊地理解這些法則。”

  愛因斯坦試圖把他關於信仰的這些想法清楚地表達出來。所以,1930年夏天,他在卡普思航海和反思期間,創作了他的信條《我相信的》(WhatIBelieve),概括了他想要為他的“宗教信仰”作出的解釋:“我們可以經歷的最美好的情感是神秘的。那是站在所有真正的藝術和科學搖籃裏的最根本的情感。誰對這種情感陌生,誰就不能敬畏地去想,去全神貫注地站立,就像死亡了一樣,如一支熄滅的蠟燭。要感覺我們經歷的事情背後的東西,一些是我們的思維無法抓住的,裏面的美和崇高只有通過間接的形式傳達給我們,這就是信仰。從這個角度來講,也只有從這個角度來講,我是一個虔誠的宗教信仰者。”

  他的這段話不斷地被翻譯成各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發行。但是,它仍然沒有滿足那些只想知道“愛因斯坦是否信仰上帝?”這一簡單問題答案的人。紐約著名的正統猶太領導人、拉比(注:猶太人的學者)赫伯特•S•格爾德斯特恩發了一封很直接的電報給愛因斯坦:“你相信上帝嗎?答案限在50個詞以內。”結果,愛因斯坦的答案僅用了所限制詞數的一半左右:“我信仰斯賓諾莎(荷蘭唯物主義哲學家)的上帝,在存在的萬物處於自然規律(法則)下的和諧時,上帝自己會出現,上帝不是控制人類命運和行為的‘上帝’。”


  終其一生來看,愛因斯坦始終拒絕接受稱他為無神論者的說法。“有人說沒有上帝,”他告訴一個朋友說,“但是,真的讓我生氣的是,他們用我來做支持他們這種觀點的例子。”和弗洛伊德、羅素或者伯納德•肖不同的是,愛因斯坦從來沒有想要毀譽那些相信上帝的人的欲望。相反,他更趨向於毀譽無神論者。他對此解釋說:“我和大多數所謂的無神論者最大的區別是,我對宇宙和諧中難於理解的奧秘保持絕對的謙卑。”(來源:新快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