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科研腐敗經不起“曬”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24 21:57:42


  據廣東省紀委2月14日通報,廣東省科技廳副廳長王可煒涉嫌嚴重違紀,正接受組織調查。這是繼去年省科技廳原廳長李興華後,廣東科技行政系統又一名落馬的廳級官員。

  近年來,我國政府財政性科研經費連年大幅增長。經費投入的增長和產出應該成正比,可事實遠非如此,顯然,這與科研經費被挪用,被貪污是有很大關聯的。科研經費背後的“黑洞”很深。據了解,立項是憑關係的,而且要按立項分成。科研人員和行政管理人員結成了“利益共同體”,“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怪象很普遍,如此怎麼會不出現腐敗?

  科研經費早現“黑洞”,媒體多次揭露,甚至科技部部長萬鋼怒斥科研經費“惡性問題”。可至今仍然未能解決科研經費的弊病。遏制科研腐敗,懲辦腐敗官員是必須的,然而這並不是最好的辦法,至多也算是“亡羊補牢”,必須要有釜底抽薪的辦法:即把科研經費“曬”在陽光下。科研經費沒有理由不公開,也沒有理由不接受公眾的監督。

  誠然,對於科研經費的使用,也不是沒有監督,但多限於“內部監督”,也有審計,但多是事後審計。這些因素導致科研經費成為監管的“糊塗賬”,也導致科研經費用不到刀刃上。科研經費要“曬”,就要“曬”得徹底,每一個環節都要“曬”,每一張發票都要“曬”。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科研腐敗是經不起“曬”的。(時間:2月18日 來源:煙台晚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