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吳敬璉縱論深化改革的三大障礙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25 09:26:00


 
  記者:對城市養老體制改革,“雙軌制”甚至“三軌制”等現象,您認為解決的關鍵是什麼?

  吳敬璉:我想主要有兩個解決方案:第一個是劃撥國有資產。因為社保基金錢不夠,劃撥的膽子要大一點兒,以前劃撥的太少了。這麼多的國有資產本來就是老職工創造的。另外一個就是提高社會保障層次,逐步做到全國統籌。

  養老保險到底有沒有缺口,即使是政府部門,意見也不完全一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認為沒有缺口,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認為缺口很大。這裡面的問題就是老職工的空賬戶(編者註: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前退休的“老人”並沒有繳納過個人賬戶的養老保險資金,但是國家仍舊給他們足額發放了養老金,個人賬戶並未形成積累,空賬戶由此產生)。

  如果看現有的職工,還是有資金儲備的,但老職工是空賬戶,所以就挪用了現有職工的個人賬戶的錢,現有職工還沒到用錢的時候,當然看起來不會有問題,當現有職工要用錢的時候,也就是社保基金理事會說的缺口越來越大的時候,那麼有一個辦法,就是劃撥國有資產和部分國有企業的利潤來充實個人賬戶。

  大概是2001年、2002年的時候,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曾請了美國經濟學教授劉遵義設計方案,算賬,準備劃撥。當時的世界銀行測算了需要劃撥資產1.8萬億元,那時候國有淨資產有3萬億,但是那次劃撥最終被叫停了。現在重新提出劃撥國有資產充實養老金賬戶意見的人很多。我也認為這件事必須做,一箭數雕,好處很大。

  政府應增加土地供應

  回顧中國樓市的10年,百姓戲言“邊漲邊調,越調越漲”。2013年3月1日,國務院再次公佈樓市調控細則,進一步提高第二套住房貸款的首付款比例和貸款利率;個人售房嚴格按轉讓所得的20%徵稅。不過,這一次調控中的亮點政策“二手房”出售征20%所得稅的政策只在北京等地落實,全國大部分城市並沒有嚴格落實。市場一怔之後,從2013年5月起,房價再次走勢堅挺,樓市依舊沒有走出一邊調控、一邊上漲的怪圈。

  記者:經過多年調控,多地房價依然上漲,您認為房價上漲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如何調節?

  吳敬璉:房價上漲的根本原因是貨幣超發,並不是囤積房產,投資買房如果沒有錢怎麼投機呢?房價的漲和跌都由供求關係決定。買房者現在有兩種,一種是投資者,想通過投資房產實現財富保值增值;另一種是消費者,想擁有或改善住房。

  從長期來看,房價最終還是由消費需求決定。所以政府應該盡量讓市場起作用,不宜過多干預房價,免得顧此失彼,從而抬高其他商品的物價。政府要增加土地供應,並大量建設廉租房,讓廉租房成為主流,而非保障性住房、經濟適用房,但在法制不健全的中國,保障性住房很可能還會被有權力的人佔據,或者建在很遠的地方,低收入者很難受惠。

  解決唯GDP論,不能只從上而下選幹部

  在2014年的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再也不能簡單以GDP論英雄了”;十八屆三中全會也明確提出:“要完善發展成果考核評價體系,糾正單純以經濟增長速度評定政績的偏向。”但是到底什麼是可以替代GDP的指標?

  記者:“唯GDP論”雖然近年來廣受批評,但是歸根結底其還是考察政府官員政績的主要手段,您認為從頂層設計的角度看,什麼是可以替代GDP的指標?

  吳敬璉:如果自上而下考核(幹部),GDP是一個最簡單和直接的指標,只有在官員的任免升職上讓老百姓有更多的發言權,讓地方人民代表大會擁有更大的權力。老百姓的評價標準是和自身有關的,如果空氣污染太嚴重,GDP再高對他沒有更多好處,幹部考核不能完全從上到下考核,還要從下到上考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