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不宜過高評價廣州預算精細化改革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25 14:10:34


  2月22日,《廣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審查批准監督預算辦法》,獲廣州市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修訂通過,將於3月1日起施行。

  對此,我們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廣州市政府部門預算支出按“經濟分類”細化到“款級”,是實現預算精細化從而陽光化的巨大進步,真正讓人大代表有了監督的抓手。憂的是,此次的預算精細化改革,跟媒體鼓吹的“廣州民眾明年起可查公務員工資及明細”有很大落差。實際上,不能將這次預算公開,等同於公務員收入的全面公開。

  先要解釋一下“預算支出的經濟分類”。歷史上,我國財政支出一直採取“功能分類”,按用途把預算支出分為教育事業費、國防支出等33類,每個科目都很“高大上”,但也很難看出錢到底具體用到哪裡了。而所謂“經濟分類”,是按財政支出的具體用途做分類,包括工資福利支出、對個人和家庭補助等12類,這樣就能更清晰地披露預算的用途。之前,轟轟烈烈地曬三公,說到底只是曬了預算支出“經濟分類”下的三五個有關的會計科目罷了。

  改革不到位的地方在於,預算“經濟分類”的賬本一般多用於政府內部決策,而較少用於公示或者接受人大監督。這次廣州擬將細化到“款”級的經濟分類預決算和盤托出,將清晰標示納稅人的錢到底用到了哪裡,這無疑展示了政府接受人大代表監督的誠心。比如經濟分類下的“工資福利支出”,具體到“款”,就可細化為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獎金、社會保障繳費、夥食補助、其他工資福利支出等,這的確將方便公眾了解政府部門的“人頭支出”。所以,有媒體做了上述解讀。

  但即使是廣州這個領先全國的預算公開,也不能實現“民眾可查公務員工資及明細”。

  首先,目前能公示的預算科目,只是政府部門相關費用的總和,並沒具體到每個公務員的收入。而且如果簡單地用總數除以在編公務員人數來算“平均收入”,又會因政府部門存在編外人員,而產生計算偏差。

  其次,這次預算只精確到了“款”,還可進一步精確到“目”級。比如,精確到“款”級,只能顯示政府部門“津貼補貼”總和,其實下面還有職務(崗位)津貼、綜合物價補貼、特殊崗位津貼等名目,這些五花八門的“津貼補貼”更值得人大代表仔細審議。

  這裡得提一下去年10月的一起烏龍事件。有媒體將廣州40個市直政府部門公開的2012年部門決算經濟分類中的“工資福利支出”、“對個人和家庭補助”兩項相加,再除以政府部門的人數,得出了“廣州市公務員年均工資加補助達17.51萬元”的結論,引發輿論轟動。廣州市財政局澄清稱:媒體對決算的理解有誤,“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中,還包括向其他群體發放的補貼,對城鄉貧困人員、災民等的生活救濟費等等。

  雖然媒體有誤讀,但需要注意的是,公務員的實際收入並不限於預算中經濟分類下的“工資福利支出”。“對個人和家庭補助”項目中既有對普通公民的行政補助,也有對政府公務員的補助。比如,讓公眾意見頗大的公務員住房公積金、購房補貼等等,都記在了“對個人和家庭補助”項目下。再比如,“對個人和家庭補助”項目下的“醫療費”,也是一個爭議極高的話題,這裡既有離休人員統籌醫療費,以及政府職工醫療費,又有向優撫對象發的醫療費。如此一來,納稅人的錢到底用之於官,還是用之於民,也就糾纏不清了。這也反證了早報2月19日《“公務員十年未漲工資”之疑 》一文中提到的中國公務員薪酬“低工資,高補貼,泛福利”的結構性問題。

  所以說,廣州的這次預算精細化改革無疑是一大進步,但應該看到,即便這樣也無法反映公務員的真實收入水平。這也說明中國公務員收入的陽光化改革任重道遠。最後,讓我們一起重溫這段話:“其實一個國家的財政史是驚心動魄的。如果你讀它,會從中看到不僅是經濟的發展,而且是社會的結構和公平正義。”(時間:2月24日 來源:東方早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