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兩會前瞻:真的要“提頭來見”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25 15:11:57


 
  被視為全國兩會預熱的地方兩會上,超九成政府工作報告涉及空氣污染治理,至少15個省份簽訂了治理霧霾的“軍令狀”。北京投7600億元治理PM2.5、上海力推長三角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河北提出“鋼鐵水泥新增一噸產能就地免職”……

  許多官員作出了“背水一戰”的表態。不久前,北京市長王安順對媒體透露,上級領導要求他“空氣污染到2017年治理不好就‘提頭來見’”。王安順說這既是領導對他開的玩笑,也清楚表明瞭生態考核的壓力。

  從這一系列動向,不難看出,治理生態環境污染,已成了各級政府的“硬任務”。

  作為首善之都,北京的壓力特別大。不僅3月份兩會就要在這裡舉行,而且,在2008年奧運會後,北京今年還要舉辦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這一活動舉世矚目,屆時空氣品質太糟肯定說不過去。

  《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草案)》在2014年北京市人代會上進行了審議,經歷三輪修改後,將降低PM2.5作為大氣污染防治目標,首次納入立法予以明確。根據規劃,北京4年內將投入7600億元用於源頭控制減排等工程。

  實際上,北京的污染深受周邊省市影響。作為京津冀區域治理任務最重的河北省,集中了中國超過四分之一的鋼鐵產能。河北省長張慶偉表態“鋼鐵、水泥、玻璃,新增一噸產能,黨政同責,就地免職”。該省的各地市市長也簽訂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承諾“3年有所好轉、5年明顯改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