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李克強稱霧霾問題不能回避 追問環保部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26 11:43:10


 
  相較之下,像“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等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的議題,則是在複雜經濟環境下由總理親自圈定的。

  原則上,國務院常務會議每周三上午召開。一旦確定議題上會,往往就意味著要“定事”。

  一位工作人員將這些上會的議題視為中央政府施政的重要路徑:“民之所望,施政所向”。

  作為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彭真懷持續關注國務院常務會議。“對於老百姓來說,從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能看出政府想解決什麼問題。它是中央政府做出表率,引領地方各級政府對人民群眾做出的承諾。所以你看,每次常務會議要解決的議題都是經濟社會生活中最重大、緊迫的問題。”

  “議題一旦上了國務院常務會議,就意味著要把改革方案轉變成具體可操作的措施了,即時間表與路線圖,落實到具體部門。就好比國務院畫了一張標準像,底下要開始一級級臨摹了,當然,可能有的標準,有的也會走樣。”曾兼具全國人大代表與官員雙重身份的葉青根據自己所了解的情況分析道。

  一位知情者透露,並非每項上會議題都能討論通過。他說:“總理的執政理念非常清晰,對於決策的品質是有標準的。如果達不到標準,他絕不會遷就。”

  某種意義上,觀察這38篇常務會議新聞通稿的表述方式,也是解讀的另一種角度。在這些新聞通稿中,時常會出現一些“非常親民”的詞句,比如 “同呼吸、共奮鬥”、“消除人民群眾心肺之患”,“多設‘路標’,少設‘路障’”,等等。

  一位工作人員透露,李克強專門過問過新聞通稿的文風,“他很關心政策對外公布時怎樣能讓社會讀懂,更接地氣”。

  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是一場自我革命,要民意為先、舍利為公、義無反顧、一抓到底

  “這次國家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引起高度關注,請問李總理的是,這次改革是不是您理想的方案?怎樣達到減政放權和轉變政府職能的目標?”2013年3月17日的中外記者見面會上,這是新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面對的第一個提問。

  記者會結束後僅一天,李克強便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主題就是研究加快推進政府職能轉變事項。到2013年年底,國務院先後召開9次常務會議研究部署相關工作,並先後分三批取消、下放334項行政審批等事項。饒有意味的是,在2014年國務院第一次常務會議上,會議的首項議題依舊是簡政放權。

  一位分析者說,從2013年第一次總理記者會,到新一屆國務院第一次常務會議,再到2014年的第一次常務會議,這三個“第一次”,說明了新一屆中央政府在改革問題上是動真格,不是擺花架子。改革不能只改別人,不改自己。“政府喊一千句改革口號,不如真割自己一刀。”

  事實上,李克強曾在多個場合用“當頭炮”、“馬前卒”來說明簡政放權之於整體改革的重要性。他強調:“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是一場自我革命,要民意為先、舍利為公,有敢啃‘硬骨頭’的勇氣,義無反顧、一抓到底。”他同時也告誡官員:“轉變職能,‘放’和‘管’是兩個輪子,只有兩個輪子都做圓了,車才能跑起來。”在大量減少行政審批事項後,他強調政府管理要由事前審批更多轉為事中事後監管,實行“寬進嚴管”。

  梳理一年來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不難發現,為企業助力、讓市場發力始終貫穿簡政放權改革的全篇。

  2013年7月31日,研究推進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服務。

  2013年8月21日,決定出台嚴格控制新設行政許可的措施。

  2013年10月25日,部署推進公司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