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大陸專家: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機遇與挑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10 00:12:08


 
  (二)兩岸在機制建立的前提、目標等方面存在諸多差異

  前提方面,大陸主張包括建立兩岸軍事互信在內的兩岸任何政治議題都應在“一個中國”原則下進行,“建立軍事互信是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的,是兩岸政治談判的結果,是兩岸關係進入和平發展階段的表現”(14);馬英九當局主張堅持“兩岸對等”、“互不否認”的精神,“一旦談判,台灣的‘主體性’要獲得尊重”,不應有“一中前提”等附加條件,且“大陸要正視‘中華民國主權’屹立不搖的事實、正視台灣繁榮進步的成績”,正視“‘國軍’在第一線奮勇抗日”的歷史貢獻,“以堅強的‘國防’戰力為後盾”,決不能“因談判而放任軍力衰退”,並將“向美國採購更多的武器來自我防衛”,同時,馬英九還多次要求“大陸必須先撤除瞄準台灣的飛彈”,“陸委會”稱這是“必須去除的最大障礙”,“國防部”也認為須堅持“放棄武力犯台”與“對台針對性部署要減少”兩大原則,“至少放棄武力對台是必須的”。(15)

  目標方面,大陸希望藉由機制的建立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局面得以鞏固和深化,最終實現祖國和平統一;而台灣當局推動兩岸軍事互信“並非與大陸談統一”,其軍事動機是“預防戰爭、維護台海和平穩定”,政治目的則是實現台海和平制度化,“以保護台灣安全及維護兩岸和平、區域穩定和島內安定繁榮為目標”,希望藉此使“不武”制度化,從而鞏固“不統、不獨”之現狀。(16)此外,雖然兩岸目前在經濟、社會、文化各方面交流密切,但在軍事上仍是對峙狀態——台灣仍將大陸視為最大假想敵(17),而大陸亦未放棄以武力解決台灣問題的可能性(18)。對大陸而言,軍事互信是未來兩岸政治統一的一個過渡性安排。如果沒有“一中”的政治互信,大陸不會有意願和台灣談軍事互信;對台灣而言,由於兩岸軍事實力差距的擴大,如果大陸不能夠向台灣展現其和平發展的善意,確保用和平方式來解決兩岸關係的政治承諾,要談軍事互信機制也會很難。(19)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