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北京專家:民進黨兩岸政策調整不做行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16 00:15:22


 
  民進黨兩岸政策調整的未來方向,是如謝長廷先前所提出的,“讓台灣人民接受、美國接受,讓中國能忍受”。當然,這種調整並不一定會在2016年“大選”前完成,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一)以“台灣前途決議文”為基礎,進一步從“中華民國憲法”角度定位兩岸政治關係

  “台灣前途決議文”是蘇、蔡、謝及民進黨內普遍接受的立場。“中華民國憲法”是民進黨“務實派”認為的紅藍綠及島內民眾的“最大公約數”。2005年“扁宋會”“十點聯合聲明”第一點即稱,“依照‘中華民國憲法’所揭櫫的‘國家’定位,即為兩岸目前在事實和法理上的現況,此一‘中華民國主權’現況,必須受到兩岸和國際的承認和尊重”。這可算作是民進黨近十年來為突破兩岸論述瓶頸,所做的比較大的調整,其方向值得重視。(事實上,國民黨2008年以來的兩岸政策亦是以“中華民國憲法”為根本基礎。)因此,民進黨若以“台灣前途決議文”為基礎,從“中華民國憲法”角度發展平衡各方需求的新論述,既可吸引中間選民,又不致流失基本盤,將是風險較小的可能做法。

  不過,蘇、蔡、謝三人對“決議文”的具體態度有所差異,主要體現在對“中華民國”的具體態度有所區別,這顯示三人未來在處理“中華民國憲法”問題的側重點將不一樣。

  蘇貞昌多數場合都是背誦一遍“台灣前途決議文”的提法,不願多提及“中華民國”,顯示對其的抵觸、敷衍情緒,深層原因是蘇“台獨”意識的頑固、以及對“基本教義派”反彈的疑懼。蔡英文較願意論及“‘中華民國’和台灣的相容性”,2011年在“大選”中進一步提出“台灣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是台灣”,“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公佈後又重提該論述,顯示其未來可能進一步承認“‘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作為其兩岸政策調整的主要方向和抓手。謝長廷較蔡進一步的是,將“中華民國憲法”作為個人論述的核心,有意借重“中華民國憲法”本身隱含的“一中”、統一內涵(但又不時加以否認,讓外界難辨真假),讓大陸有各自解讀的空間,從而能“忍受”其主張。無疑,謝未來將繼續從“中華民國憲法”兩岸聯接的部分著力。

  前已述及,“台灣前途決議文”掏空了“中華民國憲法”的一中內涵,這是大陸絕不能接受的。民進黨兩岸政策調整要想得到大陸的接受,必須要對“一邊一國”和“兩岸一中”的問題有所回應,必須要對“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疆域僅限於台澎金馬”的提法有所處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