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郭震遠:中國外交面臨兩大部分挑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17 00:28:14


 
  4、關於堅持韜光養晦與積極有所作為

  上一世紀90年代初,面對兩極格局瓦解、冷戰結束引起的國際形勢劇變,以及中國相對嚴峻的國際處境,鄧小平提出了“冷靜觀察、穩住陣腳、沉著應付、韜光養晦、有所作為”的二十字方針。儘管二十年來中國外交的成功與堅決執行這一方針密切相關,但對於執行這一方針的爭論從未停止。爭論集中於對於韜光養晦的認識和執行,包括如何理解、處理韜光養晦與有所作為的關係等。2010年中國GDP總量鞏固地居世界第二,中國明顯強大以來,中國國內出現了比以前更明顯、更強烈地要求中國外交改變,甚至放棄韜光養晦,而突出有所作為的情緒。與此相應,國際社會也出現了認為中國已用有所作為取代韜光養晦,作為外交指導方針的判斷。但是,這些情緒和判斷十分錯誤,將對當前和未來的中國外交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

  韜光養晦不是在中國相對較弱時外交的權宜之計,而是中國作為新型大國要始終堅持的外交戰略方針,其精髓是中國不要成為世界矛盾的焦點,不要把世界矛盾的矛頭引向中國。韜光養晦與有所作為從來是辯證統一的,而不是對立、割裂的。二者不僅在爭取和保持中國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這一國家根本利益上是統一的,就是在具體執行層次上,二者實際上也是統一的,即只有有所作為,才能真正實現韜光養晦,而不是如很多人從字面理解的那樣,二者是對立的。在中國明顯強大後,繼續堅持韜光養晦,如前所述,肯定更加困難,但也更加必要。正確處理堅持韜光養晦與積極有所作為,已經是並將繼續是中國外交面臨的最主要挑戰的核心內容之一。

   幾點結論

  1、中國明顯強大後,世界不同類型國家與中國的關係都發生,並將繼續發生變化,主要原因在於它們對明顯強大的中國有著不同程度的疑慮。主要是,它們認為明顯強大的中國外交具有不確定性。這是中國外交面臨挑戰的主要部分之一。

  事實表明,中國明顯強大以來,世界上不同類型國家與中國關係的變化,源於它們對明顯強大的中國不同程度的疑慮。這些疑慮集中於它們所認為的中國外交的不確定性。雖然它們當中的絕大多數,並不認為中國已經構成對它們的現實威脅,但由於中國的發展模式、發展道路,以及發展速度都在世界上獨一無二,致使它們對強大後的中國,在世界上將如何自處,以及如何與世界相處,即將扮演甚麼角色、發揮甚麼作用,必然有明顯的不確定感,並從而產生不同程度的疑慮,導致它們與中國關係變化,成為中國外交面臨的主要挑戰的主要部分之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