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胡凌煒:兩岸關係制度化目標與路徑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30 00:36:20


 
  2.探討兩岸民意機關之間建立溝通協商機制

  台灣行政部門與民意機關存在相互制衡的關係。由於大陸與台灣的政治體制的差異,大陸對於台灣行政與立法的相互制衡關係沒有切身的感受。因此,長期以來,大陸對台決策溝通,通常以台灣行政部門為主,“立法院”都是台灣行政部門透過黨政平台自行協商溝通,大陸並未與台灣立法機關深入交往。但是目前馬英九的執政團隊已經難以主導政局,服貿協議、設立兩岸辦事機構、ECFA後續協商等重大法案,都將面臨“立法院”的嚴格審查。因此,為了今後兩岸各項協議能夠較為順利地在立法院通過,兩岸可以發展多元接觸與遊說管道,不斷加強兩岸民意代表之間的對話交流,探討大陸與台灣立法機關以適當的形式建立溝通交流機制,一方面,讓大陸瞭解“立法院”在台灣政治生活所發揮的作用,提前與“立法院”就各項政策進行對話;另一方面,也讓“立法院”增加與大陸直接對話的管道,這對於未來兩岸關係的深化具有重大意義。

  3.探討兩岸政黨之間建立全面的溝通協商機制

  在兩岸民間團體互動層面,兩岸政黨關係是最為重要的部分,就大陸而言,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具有較大的能量和主導空間,而在台灣基本上是兩黨政治,兩岸三黨對於民眾、政府的影響力自非其他團體所能比擬。三者間的互動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兩岸互動和兩岸持續合作的未來格局。共產黨與國民黨之間有“九二共識”為基礎,享有較高程度的政治互信,而共產黨與民進黨在“一個中國”問題上缺乏基本共識,雙方轉化現實政治困境的動能較為欠缺。⑫大陸希望與民進黨建立黨際溝通協商機制,因為,大陸認識到民進黨背後擁有超過40%的民意支持度。但是,大陸與民進黨的對話是有原則的,就是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開展黨際交流。未來兩岸應當探討如何在大陸與民進黨之間進行對話以建立更加全面的溝通協商機制。

  通過上述溝通協商機制的建設,將涉及兩岸關係的單方面立法、政策宣示以及雙方協商所形成的協議、共識等予以規範化。這不僅讓兩岸逐漸走出各自“獨白”的狀態,而趨向通過兩岸協商形成“共識”,而且讓兩岸逐漸擺脫經由默契和政策措施調整的階段,趨向遵循一致性和明確性的規範調整,為兩岸交往提供充分的規範依據,以有效地規範兩岸各層次的交往行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