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劉廼強:治港精英需有愛國愛港共同理念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4-21 00:22:12


 
  今天我們談精英,好像他們很神秘,天賦英才,高人一等。於殖民地年代,香港的“精英”也者,第一等是白皮膚的英國人。同樣白皮膚、說英語,但不是英國藉的,是二等“精英”。再其次,是能說英語,但不是白種人的“高等華人”。內地知識分子稱他們為“洋奴買辦”。這些今天我們所謂的中產階級“專業人士”,就是處於真正“精英”與蟻民之間,協助港英管治香港的本地“精英”。

  今天不少市民受了反對派媒體的洗腦,認為梁振英的班子不是“精英”。如果以個人能力來界定“精英”,梁振英用人之道的確有問題,只是這班子的能力還有待考驗;不過一般說法是這些人在社會中都沒有地位,這是倒果為因的論述。港英用人,從來都並非在社會中挑選已經事業有成的精英,而是“說你行,你就行”,把你委任到立法局、行政局,你的事業和社會地位就自然急速上升。李鵬飛如是、鄧蓮如亦如是,不勝枚舉。

  只是港英的“造神”工程十分成功,副作用之一是造就了另一個神話:中方沒有人才。直至今天,有些人依然堅持愛國愛港陣營中,只有曾鈺成懂英文。這個神話成功到連中央都相信了,不少人都直接或間接聽過領導人抱怨說:“唉!只是我們沒有人才。”於是一個怪圈便慢慢形成了,真正有能力的港式“叻仔”都跑到反對派的陣營去加入“精英俱樂部”。愛國愛港這邊因而便更加買少見少,變得更像沒有人才了。

  這方面共產黨不是第一次上當,於革命成功,取得江山之後,同樣覺得自己缺乏治國人才,大量起用民國遺臣。有學者認為,這是後來“三反、五反”的導火線之一,所爭的是,究竟什麼才是治理共和國的精英。

  馬英九剛上台的時候,想做“全民總統”,結果吃大虧。梁振英要搞“大和解”,要建設“香港營”,同一結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