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劉廼強:治港精英需有愛國愛港共同理念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4-21 00:22:12


 
         治港精英需有愛國愛港共同理念

  莫說在政府,即便於商界,共同理念也是成功的團隊第一要素。美國“管理之神”,前GE總裁積奇.韋爾殊(JackWelch)認為一般團隊中有四類人:有共同理念,並有良好業績的必留;沒有共同理念,沒有良好業績的必棄。這不在話下。於有共同理念,但沒有良好業績的,以及沒有共同理念,但有良好業績的,兩者之間,他寧願留下有共同理念的,而捨棄只有良好業績的隊員。於此可見志同道合的重要性,但於過去十七年,我們偏偏卻忽略了這最重要的考慮。

  對於什麼才是治理香港的精英,鄧小平一早便有深刻的體會,所以他才作出“治港班子要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指示。換句話說,愛國愛港是治港精英的必要條件。特首一定要愛國愛港,中央這回一早便亮出這一清晰的底線,是吃過虧之後,痛定思痛後才下的決心,再次回歸到鄧小平的堅持。我們不要忘記,鄧小平很清楚,光是特首一個人愛國愛港是絕對不足夠的,所以才有“治港班子要以愛國者為主體”的訓示。對於治港班子的愛國愛港要求大可較寬鬆一些,也不要求人人過關,搞“清一色”,但愛國者必須是主體。

  澳門於回歸之後之所以政通人和,固然有其客觀的幸運因素,但治澳班子是以愛國者為主體這一條也不能忽略。澳門人口只有數十萬,之前沒有一家大學,人才多極有限。它的政治人才大部分來自暨南大學,即便在內地也不是什麼名校。但是治澳班子理念一致,就毋須天才也能平穩地幹出成果來。最起碼,澳門不致像香港那樣,事事都議不能決、決不能行、行不能果,成為全球最反共反華,平均每天有7.5次示威的“示威之都”。來港看示威,竟然成了香港在國際上的旅遊賣點!

  香港的政制設計是行政主導,但是從一開始行政便不能主導。因為從回歸的第一天,特區便承繼了前朝所有官員過渡,“精英”的標準已經定了調,也就是殖民地時代那一套。一子錯,滿盤落索。回到今天的現實,治港班子最少要包括行政會議和問責官員。他們要向特首問責,特首再向中央和香港市民問責。我們對特首有愛國愛港的要求,間接也要求治港班子要愛國愛港。愛國愛港的程度或有參差,但總不能反共反華、贊成國愛分裂,敵視內地同胞;也不能經常性的洩密,於有爭議性的問題跟特首公開抬摃。如今行政會議和問責官員“早禱會”內容不能保密,行政會議召集人、財政司司長及一些局長都不時公開跟特首持公開相反意見,甚至公然批評某些決策,大失政治倫理,大損特區穩定和繁榮。很多論者都指出,原因就是與特首沒有共同理念,歸根到底,就是班子並非“以愛國者為主體”。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班子中大都不是我們建設特區所需要的治港精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