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人民幣連跌引來大資金對賭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26 17:07:25


  中評社香港2月26日電/這幾天令港人不淡定的事不少。其中一項就是一直單邊升值的人民幣突然掉頭向下。的確,對於眾多看好人民幣的香港投資者來說,近日人民幣的表現可算是差強人意,勢如破竹的新一波貶值,讓人民幣匯率近半年所累積的上調幅度,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一筆勾銷。2013年人民幣兌美元共累積升值2.9%,而2014年1月輕微升勢,但隨即反覆下跌,現時人民幣匯價較1月初觸及的高位下跌1.5%,年初以來則累計下跌1.2%。市場沸反盈天。

  不僅外匯,連帶股市都受影響,資金流出的擔心大為上升,人民幣中長期的走勢成為大資金對賭的對象。按25日的數據,人民幣兌美元跌至6.1234元人民幣,單日下挫0.46%,是3年來最大跌幅。

  港媒報道,有大資金在對賭人民幣兩年後是升值還是貶值。從美國傳來的消息,據保管信託及結算公司DTCC數據,截至北京時間25日晚10時10分,人民幣兌美元期權成交167.55億美元,較過往平均成交額增加約2倍,佔全球外匯期權成交的55.16%,顯示鉅額資金在博弈。期權開倉活躍,但成交集中於2016年2月到期的期權,行使價介於6.19至6.20元人民幣,即投資者熱衷對賭兩年後人幣再貶值逾1%。無論人民幣現貨還是相關衍生工具的成交量都大幅增加。香港證交所發佈新聞稿,指出人民幣期貨25日的成交合約急增逾7倍,高達破紀錄的5,970張,是三天內第二度創新高,相對1月份平均成交僅774張,反映期貨市場交投非常活躍。

  新華社報道,是何原因導致人民幣毫無預兆地連續下跌?從人民幣三連跌開始,港媒就密集報道和分析。開始的分析多集中在環球市場形勢和外資炒作中國國內經濟形勢上。就環球市場而言,在美聯儲退出量化寬鬆的大背景下,新興國家貨幣普遍下跌一成,現在輪到人民幣沒什麼可奇怪的。外資借中國經濟指數炒作中國經濟增長前景不樂觀也是一大原因。但現在,基金及銀行界普遍認為,人民幣國際化及長遠升勢未變,人匯短期波動可能只是中央為短期擴大雙向波幅作準備。今次人民幣下跌,料主要與人民銀行政策取向有關,而非外資看淡中國。更有港媒直指,近期人民幣下跌由人行操作引發。有傳媒引述一間中資銀行的交易員表示,“人行似乎一直在干預市場,讓人民幣一再走弱,以改變市場對人民幣趨勢的預期。” 交銀國際發表的研究報告也表示,較傾向相信今次人民幣突然貶值是央行主導的,因央行在過去一週不斷地調低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同時匯率下跌與近日外匯佔款釋放及市場利率下降情況相吻合。交銀報告認為,人民幣貶值可能意味著中國經濟增長放緩速度比最近經濟數據所顯示的更差。其它不少大行也估計中國央行有意改變人民幣會不斷升值的市場預期,即允許人民幣有升有跌。摩通預期,中國可能在2至3個月將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波幅從1%擴大至2%。

  進入2014年,人民幣兌美元匯價反覆向下調,一改過往的單邊升值勢頭。究竟人民幣升值預期是否已告終結,還是近期的貶值勢頭僅是暫時性,人民幣匯價還是長期看升呢? 趨勢的預測永遠是有分歧的。只能說目前短期看貶的市場聲音較強。今年初以來人民幣已累計貶值0.5%,有市場人士預計,人民幣中間價還將繼續承壓。在離岸市場,1年期人民幣遠彙報6.39,暗示市場預計未來一年人民幣兌美元將貶值1.1%。 影響人民幣匯價的表現,有著十分複雜的因素,既有央行匯率政策的引導,亦有經濟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對人民幣升值的施壓;當然,一些基本情況諸如中國經濟增速和外部需求的變化等也需要考慮。不過,熱錢的流嚮往往對人民幣匯價的表現有著重要支持作用。 儘管近年中國存在著熱錢大進大出的風險,但繼去年全年熱錢凈流入內地之後,預計今年還會延續熱錢較大凈流入的勢頭。港媒多引用國家外匯管理局剛剛發佈的“2013年中國跨境資金流動監測報告”,分析熱錢情況。報告披露,去年跨境資金流向逆轉,不僅資金流走情況不再,而且涌入內地的熱錢大幅增加,流入勢頭更延續到2014年。報告指出,初步統計2013年全年資本和金融項目(含誤差與遺漏)順差2,427億美元,對外匯儲備資產增加的貢獻率為56%,而2012年可比口徑為逆差966億美元。從這些初步數據,可以理解為前年中國資金凈流出為966億美元,去年則轉為資金凈流入2,427億美元。2014年,跨境資金延續較大凈流入的內外部因素依然存在。 熱錢流出影響不大,遠期依然看好。中銀香港資產管理投資總監胡嘉林表示,人民幣短期波幅是“噪音”, “中國為使人民幣走向國際化,會容許人民幣有較大波動性”,他相信匯價近日走低是短線影響,長線仍看好,特別是人民幣國際化後將成為儲備貨幣,將長期影響人民幣需求。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