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公權約束乏力 “隱形特權人”難除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27 11:18:25


  關於公車駕駛員,早有種種真真假假的傳說。所謂“上頭有人,力可通神”,公眾對於官員司機的強大能量,一貫深信不疑。於此,大家雖早有篤定的判斷,卻歷來缺少充分的細節填充。而曾經在廳級單位為領導服務的司機馮曉銘(化名)的現身說法,顯然填補了那部分缺失的“內幕”。

  “購物卡拿到手軟、電子產品隨時贈玩、通過領導買半價房”,馮曉銘的敘述,多少契合了公眾的固有印象:官員總傾向於關照身邊人;而下面人辦事總不忘打點中間人——在此傳統內,公務車司機上下得利、左右逢源,享盡好處實在不足為奇。司機雖手無公權,卻是被公權者最直接“輻射”的群體。

  此類現象,一方面體現了,官員意圖建構親信圈,實現權力暗地運作,從而規避制度監管的灰暗初衷;另一方面則源於,眾多下層公務員、營商者等,企圖進入領導核心盟友圈,繼而繞過明面規則謀取灰色利益。 在此過程中,自始至終,“司機”等一類人扮演著多重角色。他們既是官員事實上的“代理人”,也是那些辦事、勾兌者的“掮客”。

  當公權運作缺乏規束,官員職權便可能淪為私產,謀求變現。在此前提下,“司機”的功能早已超越了開車代駕之層面,而成為官員在權錢市場內的利益代表。可以說,這是一個公權自我繁衍、私相轉授的過程。藉此,某些官員找到了一條相對安全、便於操作的“變賣權力”之路。其最終後果是,一系列明面的辦事規則被架空。

  官員司機的“高福利”,有些屬於合法所得,雖然因其過高而未必合理,但終究無礙大節;但還有另外一部分,則顯然沒那麼底氣十足了:或是官員為拉攏而給予的恩惠,或是求辦事者打通關節而支付的傭金,凡此種種總歸上不了台面。(時間:2月25日 來源:華西都市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