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猶太大屠殺幸存者阿茲曼港大舉辦畫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28 00:28:49


奧斯維辛集中營主要由3座在波蘭奧斯維辛附近的不同營區組成,大約有110萬人在這裡被屠殺,90%是猶太人,餘下的10%是吉普賽人、波蘭人和蘇聯戰俘。(中評社記者 楊犇堯攝)
 

  薩拉之後被帶往位於布痕瓦爾德,剛被解放的集中營。紅十字會在那裡將兒童送往美國、瑞士和巴勒斯坦。哥甸亞一家決定前往巴勒斯坦,並於1945年7月16日經巴黎及馬賽乘第一艘移民船抵達巴勒斯坦海法。

  雖然薩拉與其他兒童是合法進入巴勒斯坦,她卻被英國士兵當作“非法移民”而被再次送到營地。她再次成為囚徒,望著鐵絲網、接受消毒及面臨與家人分離的痛苦。

  1949年,以色列獨立戰爭(1947-1949)後,薩拉終於能夠上學,並畢業於七年級。她從事過不同的工作,並在夜校就讀以完成學業。

  1951-1953年,薩拉在以色列軍中服役。

  1954年,薩拉嫁給在以色列出生的烏利‧阿茲曼。他們共育有6名子女和22名孫兒女。薩拉在差不多20年後才開始談及她的過去。

  1982年,薩拉開始參加一個社區組織,每周一次作畫,社區組織的作品對外展出,但即使薩拉描繪花朵和水果時,她也確認這是為將來的命運做出準備。

  1980年代,薩拉開始在學校發表猶太人大屠殺演講。儘管目睹部分孩童出現情緒反應,但薩拉認為大部分學生並沒有真正理解她所教導的,因而憂心猶太人大屠殺也許會被世人所遺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