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李嘉誠對內地樓市樂觀第一選買樓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03 08:57:42


  中評社香港3月3日電/正當投資者擔心內地樓價即將大跌,甚至崩盤之際,華人首富李嘉誠用自己的集團業績予以了反駁。

  據21世紀網報道,2月28日,長江實業及旗下和記黃埔同日公布業績。截至去年12月31日,全年純利352.6億港元,扣除投資物業重估,核心溢利增長26%至179.15億港元,超過大部分投行預估。內地收益出現驚喜,綜合收入按年急升38%至164.5億港元,首次超越香港成為集團最大的收入來源地。

  “我對內地樓市很樂觀,不要小看7.5%的GDP增長,買樓仍是國人積累財富後的第一選擇,長江實業位於內地的土地儲備足夠5年發展。但目前內地的地價太貴,集團會繼續以合理價格買地。”李嘉誠在記者會上再三反駁關於他從香港和內地市場“撤資”的言論。

  他說:“集團在52個國家(和地區)投資,從未在其他地方遭遇撤資批評。做生意有買有賣,屬正常投資。任何關於撤資的批評,反映社會輿論不健康!”

  對於自己的首富地位“岌岌可危”,李嘉誠“爆料”說:“10年前,外國雜誌在計算我的資產時,至少說少了一半。加上赫斯基能源和基金會的財富規模,當時外界的估算至少低估了40%。”但他表示,不在乎首富的名號,更願意得到人們的欽佩。

  根據福布斯最新發布的全球富豪榜,李嘉誠目前以310億美元位列全球第八。

  香港損失內地補

  香港一直是長江實業物業銷售最大的收入來源,但由於“雙辣招”和政府改變預售樓花的審批過程,造成長江實業去年在港賣樓收入只有區區47.7億港元,其中近20億港元為2012年未賣出的尾貨。若論新樓銷售,香港收入不足30億港元,所賣出的單位數量更是集團近20年來最少。

  但幸好內地項目進入收獲期。年報顯示,長江實業2013年共確認出售約780萬平方英尺的物業,絕大部分位於內地。內地綜合收入包括住宅銷售、酒店投資及出售廣州商業項目所獲得的8億港元收益,占比首次超越50%。

  從地域分布來看,李嘉誠的內地項目主要集中于一線城市。總面積較大的樓盤分別為北京“譽天下”、廣州國際玩具城2期、深圳“懿花園”和上海“禦沁園”等。百城房價指數顯示,北、上、廣、深四大城市去年的樓價升幅領跑全國,均超過20%

  長江實業地產投資董事郭子威日前談及新年售樓計劃時透露,今年仍將重點布局“京滬雙城”:包括北京順義區“譽天下”和上海嘉定湖畔天下新一期項目,合共將提供900套花園大宅和400個分層單位,預期售價會按年進一步調升。

  集團預期,2014年將完成約830萬平方英尺總樓面面積的住宅和商業物業,主要集中于內地11個城市和新加坡,按年增長6.4%。

  摩根大通評論業績時稱,內地物業銷售高峰彌補了長江實業在香港市場的低迷表現,受惠地產業務及和黃歐洲收益高企,集團淨負債由去年的8.9%跌至4.9%,處於歷史新低,有助于未來利息上升時補充土地儲備和進行海外併購。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