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日媒:中方連打出歷史牌 或欲與日打持久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28 10:31:53


  中評社香港2月28日電/日本時事通信社2月27日報道稱,27日,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決定將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設為國家法定紀念日。26日,“二戰”期間被強擄至日本做苦役的原“二戰”中國勞工及其遺屬在中國集體提起訴訟,向日方涉事企業索賠。對此,時事通信社認為,面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一事,中方擺出準備與日本打“對立持久戰”的姿態,連續向安倍政府打出“歷史牌”,加速安倍政權的動搖。

  報道稱,中日關係中存在一系列“敏感日”。除了這次設立為中國國家法定紀念日的南京大屠殺(1937年12月13日)、抗日戰爭勝利(1945年9月3日),還有1931年發生的“九·一八事變”、1937年引起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七·七盧溝橋事變”等。

  某日企相關人員透露,如果日本企業在這些“敏感日”大力發布新品,則會在網上遭到“群毆”。

  報道還稱,2011年日本前首相野田佳彥曾將原定於12月13日的訪華日期向後推遲。中日相關人士解說稱:“如果日本首相在南京大屠殺紀念日當天訪華,中國人民的反日情緒定會高漲。”

  與此同時,有關中方為何在戰後69年才設立與抗日戰爭相關的國家公祭日一事,時事通信社援引《環球時報》社論稱,“若僅僅為了對付日本右翼,除了公祭日外還有其他方法”、“此舉將在中國社會形成新的集結”。

  報道妄評稱,20世紀90年代初,中方以歷史問題和釣魚島問題使日本動搖的動作激增。除了向日方索賠“戰爭民間賠償”、對日施壓外,1992年還將釣魚島作為中國領土並制訂了“領海法”。如今,圍繞歷史問題及釣魚島問題,中國民眾反日情緒高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