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港媒:依外部形勢定戰略 中國特色外交起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28 10:39:37


 
  中歐仍需不斷磨合

  在中美關係上,習奧委會結束之後,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成為媒體、學者熱炒的話題。但事實上,這種新型關係只是一個概念而已,尚需要中美雙方拿出足夠的勇氣來切實推進。

  中國與歐盟簽署戰略規劃協議,為中歐關係的深入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然而,歐盟對中國光伏產業的打擊,對中國鋼管徵收反傾銷稅的舉動,仍然成為新的一年,中國與歐盟需要解決的貿易爭端。同時,歐盟——美國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也為中歐自貿協定的推進增添了不可預知因素。此外,在國際以及地區安全政策協調方面,中歐仍需要不斷磨合、協調,以最大限度維護雙方的利益。

  在周邊關係上,2013年中國新領導人通過系列卓有成效的訪問,逐步改善了中國的周邊緊張局勢,但警報依舊未能解除。在東北部,朝鮮問題仍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動向。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鬼之後,全面進入冷凍狀態的中日關係如何解凍仍將是中國外交政策制定者頭疼的難題,也是安倍會否回頭的重要衡量指標。另外,面對印度的戰略競逐,中國的外交政策制定者仍需要耐心來與之周旋。

  人文鼎立戰略與經貿

  對於2013年的中國大國外交特色,趙磊表示,其最顯著的是在大國關係中,將人文交流提升到了與戰略合作、經貿交流同等重要的地位,形成一種三足鼎立的狀態。人文交流包括了教育、體育、科技等多個方面,如2013年中美之間的人文交流就使中美關係更接地氣,很有意義。同時,在大國關係中,中國更注重整體平衡,包括大國之間及大國與周邊的平衡。在大國關係中,原來認為中美關係最重要,但現在中俄關係已經提到了一個新高度。譬如本屆索契冬奧會,在西方整體缺席的情況下,習近平總書記親赴索契出席冬奧會。中俄之間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也是中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進一步深化和拓展。

  軟實力進一步弘揚

  在周邊關係上,去年舉行了中國建國以來第一次的周邊關係國家會議。雖然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周邊國家關係壓力大,但也顯示中國的周邊關係外交上將開始新的改變和突破。

  胡鞍鋼表示,2013年的中國外交“不斷採取新舉措,推出新理念,展示新氣象”,“更具全球視野、更富進取意識、更有開創精神”,既有與新中國外交思想的一脈相承,又有根據新形勢新挑戰而做出的革故鼎新:繼承的是服務於國家發展的根本使命、獨立自主不結盟的基本方針和經濟優先的對外交往與合作方向,創新的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新理念、領導人在外交舞台上的新姿態和對中華文明、中國“軟實力”的進一步弘揚。

  胡鞍鋼認為,2013年中國的外交創新首先在理論上提出了一系列外交新理念。習近平進一步明確了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決心和原則,同時也明確了“決不能犧牲國家核心利益”的底線,。注重將“中國夢”推向世界,努力與“世界夢”進行對接,掀起全球“夢旋風”。

  從服從走向規則制定者

  其次,中國政府新一屆領導人在外交舞台上的姿態更加積極主動,出國訪問和參加重大國際會議頻率明顯提高。不僅如此,在促進與大國之間和重要地區性組織內部的合作上思路清晰、目標明確,有步驟、分層次地制定外交工作目標,開展外交工作,代表中國在世界互動的過程中不僅貢獻了“中國參與”,更針對世界和地區共同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提出了“中國議題”,表現更加成熟穩健、自如自信。綜合國力日益增強的中國在世界舞台上正在從邊緣走向中央,從跟隨者、附議者走向引領者、倡議者,從規則服從者走向規則制定參與者。

  而最重要和最顯著的改變是更加注重向世界傳遞中華傳統文化魅力,積極塑造中國外交“軟實力”。2013年習近平出訪期間,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中國維護世界和平與人類共同利益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將和諧理念、德治天下的政治思想、仁者愛人的人本精神等中國傳統文化精髓寓於“合作共贏”理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