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設立公祭日,牢記苦難歷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28 11:21:09


2月25日,南京大屠殺幸存者楊翠英(左)和王津一同收看我國將以立法形式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電視新聞。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25日下午審議關於確定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的決定草案和關於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決定草案。決定草案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9月3日很早就由國務院宣布為抗戰勝利紀念日,這次是以立法的形式正式確立,而國家公祭日則是一個新設立的紀念日。在我看來,設立國家公祭日,意義重大,很有必要。

  南京大屠殺是我國歷史上最重大的民族災難事件。在南京大屠殺事件中,日本侵略者犯下了慘絕人寰的罪行。設立公祭日,紀念在大屠殺事件中的死難同胞,讓大家牢記那段悲慘歷史,從而喚醒國民不忘國恥、開創未來的精神。此前,在每年的12月13日,也有地方性的紀念活動,但這些紀念活動只是局部的。設立國家公祭日,從法律層面提高了紀念等級,上升到了國家層面,意味著全國都將舉行公祭活動。

  近現代以來,中華民族為了爭取民族的獨立和解放,為了實現人民的幸福和社會的進步,多少仁人志士流血犧牲,多少人民英烈慷慨就義,國家和民族遭受了深重的苦難。對於這些英烈,我們應該銘記於心;對於那段苦難歷史,我們應該永不忘記。設立國家公祭日,有利於提供一個有效的載體,讓國民用隆重的儀式來祭奠他們,從而影響和教育每一個敬仰英雄的人。它對於弘揚愛國精神和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共識具有重要的意義。

  2008年人民網對設立烈士紀念日進行網上民意調查,70%的網友表示支持。在新華網進行的投票調查中,支持率高達92.84%。可見,設立公祭日,是民心所願。

  設立國家公祭日是國際慣例。二戰後,相關國家每年都會定期在諸如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大屠殺紀念館、俄羅斯衛國戰爭紀念館、美國珍珠港事件紀念館等,舉行國家紀念與公祭活動。公祭當日,國家領導人到場獻花圈,並公開發表講話。各國與二戰有關的法定紀念日也很多,最著名的如蘇聯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諾曼底登陸紀念日等等。公祭,既是對逝者的安慰,也是對生者的警醒。(時間:2月27日 來源:常州晚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