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烏克蘭危機 美能讓俄付出“代價”的選項不多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02 16:27:22


  中評社香港3月2日電/烏克蘭危機因俄羅斯出兵擴大,美國總統奧巴馬今天與俄羅斯總統普京90分鐘的電話會談,並未緩解危機,美俄原本“有毒”的關係更形惡化,但美國能用的工具卻很少。

  中央社報道,在克林頓政府時期任駐烏克蘭大使的皮佛(Steve Pifer)說,對俄羅斯而言,在乎失去烏克蘭強度要遠大於西方希望保有它。

  奧巴馬剛在2月28日傍晚嚴厲警告俄羅斯不要出兵干預烏克蘭,俄羅斯國會隨即通過出兵烏克蘭,白宮雖然沒有立即公開做出回應,但國安團隊密集開會,今天下午白宮發出正式新聞稿,指奧巴馬與普京講了90分鐘電話,告訴普京他的作法已經違反國際法。

  美國國務卿凱瑞(John Kerry)與國防部長黑格(Chuck Hagel)也先後發表公開聲明。然而,奧巴馬行政團隊說得再清楚不過的話,普京只有一個反應,就是繼續做他想做的事情。

  “紐約時報”專文分析,奧巴馬警告俄羅斯,軍事干預烏克蘭會付出代價,然而,美國能讓俄國付出“代價”的選項卻不多,而且歷史經驗證明,當俄羅斯覺得利益受到威脅時,它也會樂意付出“代價”。

  從美、歐不出席6月在俄國素溪舉辦的八大工業國(G8)集團高峰會、擱置貿易協議、把俄羅斯踢出G8或是派遣美國軍艦到當地區域,都可能是美國要俄羅斯付出代價的選項。

  但美國媒體這兩天在談論美國在烏克蘭事件的角色時,都不忘提醒2008年俄羅斯入侵與烏克蘭同是前蘇聯國家的喬治亞,俄國只付出很輕微且為期甚短的代價,隨後俄羅斯還是持續向鄰國展現強權,並未受到美國等西方國家威嚇。

  美國政治網站Politico分析,烏克蘭危機讓美俄原本已經“有毒”(toxic relationship)的關係更惡化,而且轉向前所未有的對決;奧巴馬上任後想重新設定美俄關係,但顯然普京已經拔掉了這個插頭。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